万夫长、千夫长出战。(1 / 1)
这是非常少见的。据统计,自从宋、金开战以来,吴玠也好,韩世忠也好,甚至连同岳飞在内,都很少或者没有阵斩、擒获金军万夫长的记录,可这时这种官衔的金军将领扎堆向杨再兴拥了过来。杨再兴求之不得,这简直是上天赐予他的好运。实话实说,要是这些万夫长躲在十二万的人堆里,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出来。
他试过,在一万五千人里都找不出来金兀术!
杨再兴的时机到来了。战场上金军箭如雨下,他每中一箭都会折断箭杆,任由箭头留在身体里,继续战斗。这一点让后世的某些人想不通,他在干什么?
为了攒箭头破纪录吗?
不,是为了战斗。箭杆不停地摇晃会扩大伤口不断流血,直到他丧失体力,和全拔出来效果一样。唯有折断箭杆留下箭头才是最佳的方法,这样他才能尽可能长时间地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他迎战金军的高级将官,于激战中斩杀金军万夫长撒八孛堇,还杀了干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百余人,灭了两千余名金军。
最后他终于力尽殉国了,他死时很可能陷进了淤泥里,或者是某条注满了水的沟渠困住了他,让他死于乱箭。但是他绝对不会怨恨这场大雨,相反,他会感到非常庆幸满意。这场雨严重地限制了金军骑兵的机动性,帮着他牢牢地拴住了敌人。在他死后,金军也没法连夜推进。
岳飞在这个夜晚是安全的。
杨再兴死了,他本应是全军的箭矢,用来摧锋破坚攻城略地,在北伐中大放光彩。可是他在死前所起的作用只是一面保护主帅的盾牌。他的死是注定的,除非他能杀光这十二万金军中的每一个女真人!这是他的荣耀,还是他的悲哀?
这是汉人的荣耀,还是汉人的悲哀……
杨再兴死后,十二万金军被困在这场大雨里。战斗的时间很长吗?不,最多不过两个小时;死伤的人数太多吗?也不是,除了万夫长、千夫长之外,只是两千多人而已:那么是雨太大吗?更不是,在遇到杨再兴之前,金军就在冒雨赶路了。
虽然金兀术杀岳飞的心仍旧没死,可十二万的庞大军团并没有再向前移动,为什么?
金兀术也是个思维健全的人,他的脑子稍微运转一下就会得出下面这个结论——杨再兴只是路上的偶遇,他已经这样难缠,那么守在岳飞身边的人呢?
这让他不寒而栗,前思后想,他决定休整一下,边休息边观望,等这场大雨过去再说。可是来不及了,他再一次低估了宋军的决心,只是一夜之后,两个方向同时有宋军迅速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