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金军兵分四路南下。(9 / 10)
辟地只此一次,他们见过的敌人多了,迎战的、逃跑的片刻之后都不过是血肉模糊的尸体,没有什么区别。可当两军相接时,金军却突然间措手不及。
宋军步兵们突然间伏低了身体,冲向了铁浮屠身下大片的阴影地带。那样子很像是省略掉与敌拼杀等环节,直接往马蹄上凑。这是在搞什么,嫌死得不够快吗?可下一瞬间,铁浮屠成片地倒了下去,那些最先接触地面的铁浮屠一定会恍然大悟,知道刚刚发生了什么。
他们和岳家军的士兵们零距离接触,血肉铁甲钢刀叠压在一起,双方的士兵死了很多。唯一的区别是金军死时带着无法掩饰的惊恐表情,而岳飞的士兵们流露的是骄傲的表情!
岳飞的步兵们用自杀式的攻击发现了铁浮屠唯一的破绽。这些铁铠包裹的怪物的确坚不可摧,为了坚固、坚固再坚固,他们完全放弃了机动性,串联在一起冲锋——问题就出在冲锋这一点上。虽然他们连人带马用铁甲包裹得十分严密,甚至连眼罩都戴了,但他们却不可能让马穿上铁靴子!
这是唯一的破绽。试问要怎样接近那些赤裸裸、原生态的马蹄子?
除了压低身子靠过去,别无他法。之后一刀过去砍断了,上面一大堆铁铠就会势不可挡地倒下去,连带着用粗链拴在一起的另外两大堆铁铠一起倒下去。
铁浮屠倒下一片,迎面而来的是一把把长柄大斧。而砍马蹄的士兵们一样无法幸免——岳家军的这些士兵是用性命交换了前几排铁浮屠的倒塌。而倒塌一旦开始,就会迅速波及成片。无解的重装骑兵就这样被击破了。
铁浮屠受挫,战斗仍在继续。金兀术这次出兵的唯一目的就是擒杀岳飞,只要达到这一点,牺牲掉这支金军都无所谓。为此他下令金军使用最经典也是最强大的那一招——连续不断地冲锋。
之前撤离喝三天击溃川陕右护军,用的就是这一招。金军的骑兵们没完没了地冲击,一阵不成再接一阵,直到敌方崩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比铁浮屠更无解,它没有半点技术含量,就是比拼体力,看谁更野蛮、更强悍。
金军的一个将领曾经自豪地说,马军如果不能冲击十来个回合,算什么好男儿?
七月八日这一天,金军连续冲击了数十回合,结果发现自己的队伍乱成了一团。一个宋军骑兵冲进了金军的阵容里,铁浮屠也好,拐子马也好,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他纵横战阵反复冲杀,根本没想着要冲出重围,而是往人堆的深处扎了进去,像是在寻找着什么。
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北伐中宋朝战士最英勇的一幕出现了。杨再兴单骑陷阵,欲在万军丛中搜寻到金兀术。金军不是想乘虚擒杀岳飞吗?此时杨再兴牙眼相还,在做同样的事,只要他能阵斩金兀术,自然就会化解这次危机。
千年以来,很多人怀疑这事的真实性。他们不相信有人会有这样的勇气,单骑陷阵,无异于自寻死路!那么请回忆当年在陕西与李元昊激战的延州之役,大将郭遵为了掩护全军撤退,也曾单独断后,战至枪折鞭断乱箭穿身而亡。
宋朝的战士从来都不缺乏勇气!
这一天,杨再兴在金军的人堆里横行无忌,他在向全部的女真人挑战,满万的女真人、配置最高的女真人、军衔最高的女真人……可敢与他决一死战?
金兀术不敢,这位金国军衔最高的都元帅阁下在战场上又一次失踪了,没人知道当时他做了些什么,或者躲在了哪里。直到一万五千名金军精锐被击溃追杀,杨再兴全身鲜血淋漓,身中数十处创伤,手刃数百金兵归队,金兀术仍然隐匿在某个神秘的角落里,没被发现。
郾城第一战就此结束,金兀术仓促间集结的第一支精锐部队失败了,可这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第一,岳飞不可能后撤;第二,张俊不可能重回战区;第三,金国的军队远比岳家军多出无数倍。
这意味着郾城会就此成为战争的中心点。
这点谁都知道,连远在江南临安的赵构、秦桧也心知肚明。他们做出的反应堪称迅速及时,给岳飞发来了——一封嘉奖信。
信里写道:“敕岳飞: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万,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盖卿忠义贯于神明,威惠孚于士卒……陷阵摧坚,计不反顾,鏖斗屡合,丑类败奔……载想忠勤,弥深嘉叹。降关子钱二十万贯,犒赏战士。故兹奖谕,想宜知悉。”
这么感叹,这么感动,看来他们真是体贴前线战士们的疾苦,并且了解所有困境难题。那么是不是能在二十万贯铜钱之外,给点援军或者政策呢?毕竟岳飞正在你们的关怀安排下,打破了十五年来的纪录,孤军在旷野中决战!
没有,啥也没有。岳飞仍然孤零零地挺在前线,等待着一定会迅速到来的第二次攻击。还是郾城,两天之后,郾城北五里店的方向,大约一千名金军杀了过来。
只有一千名敌军,与上次相比力度差了很多,十五分之一而已。可岳飞的应对却是全军皆起,自己亲赴战场。当时他的亲兵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