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如果这是宋史 > 一、王彦不必陛见;二、王彦不必回开封。 (1)

一、王彦不必陛见;二、王彦不必回开封。 (1)(3 / 12)

面人物,他团结百万民兵的那一幕更是为人称道。可是换一个角度看,你会发现他坏了大事。当宋王朝腐败堕落、烂到没救时,百万民兵自发形成组织,保家卫国,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新生状态啊!如果宗泽不是凭借他的个人威望去收编他们的话,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一个新的王朝就会诞生。

不管封建王朝是不是注定了都要腐烂变质,但至少每一个王朝刚出现时,还是清新而富有强力的,而且,压力越大,王朝的力量也会随之增大。

可宗泽把他们都收编了……收编之后,还以此为最大的倚仗,去感召赵构,让他回来。试问哪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会投奔民间武装呢?这本身就是两个极端,水火绝对没法相容。

宗泽不招人疼,难道不正常吗?要命的是,他自己从来都没意识到这些。

回到杜充,这人是一个标准的国家干部,做什么都以上级的意志为准绳,他心里想的是怎样完成皇帝下诏书都没办到的事儿,比如解散民兵。可是要怎样解散呢?一百万啊,这么多兵挤在开封周边,就算按照命令有步骤地往外疏散,都不是短期能办到的。

难办吗?那就换个方式。

在杜充用他的方式解决开封城百万民兵之前,先说一下民兵们在开封里是怎样分布的。王善的人叫后军,驻扎在开封城东的刘家寺;张用、曹成、李宏、马友等人的部队叫中军,驻扎在开封城南的南御园;岳飞、桑仲、马皋、李宝等人的部队驻扎在开封城西。

三方势力里,张用的中军人数最多,达到数十万,他和王善是彻头彻尾的民间自发组织,没有半点官方根基。他们在宗泽时期很独立,在杜充时期更独立,基本上指挥不动。

岳飞的人马有张所的背景,加上岳飞本人的忠诚,可以勉强算是官兵。

杜充的办法是用这些听他命令的人去干掉那些不听他命令的人。说白了,就是官方指定地点指定时间来场火拼。

时间定得很微妙,在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正月十五左右。这是难得的法定假期,大概从万能的仁者皇帝、周易大师、一百个儿子的父亲——周文王开始,中国人在这几天里都不开工、不干活、不生气了。聚在开封城里的民兵们本来都是些老百姓,一到这个日子,不等命令,自己就找地方乐和去了。

杜充在这种时候命令城西部队向南薰门集结,去城南的南御园杀张用。

用几万人去消灭几十万人,我试着琢磨了一下他的心理原动力,不外乎两条:

第一,出其不意。这个好理解,都在放假嘛,珍珠港是怎么废的,不就因为一个星期六吗?

第二,优势心理。杜充认为他代表官方、代表正义。在这种人的心里,老百姓猪狗不如。他只要想杀,随时就可以举刀,老百姓连躲都是犯罪!

于是,宋王朝的军队在分崩离析、军力极度匮乏之际,在开封城里展开了极其英勇、强悍、残酷、冒傻气的自相残杀。

没有意外,几十万人的那边打赢了。当天,不仅张用早有准备,连王善都带人从城东头赶了过来参加活动。这还有什么搞头,官方代表那边输得惨不忍睹。在一面倒的局面里,只有岳飞取得了胜利。他率领两千人,击败了几万人,还杀了对方的将领。

王善等人胜利了,可开封城再也待不下去了。难道他们能赶走杜充,占领王城,建立美好和平的新王国吗?老百姓的惯性思维让他们觉得杀了官方的人,就应该逃跑,于是,几十万人一起离开,他们的目标是陈州(今河南淮阳县)。

杜充的目的达到了。不管是打走的还是怎么的,民兵们离开了。这不是很好了吗?不,杜充的官方惯性思维也被启动了,他认为,老百姓杀了官方的人,逃跑了,那就得再追上去抓回来杀掉。

他又派几万人出城去消灭那几十万人……这种二货行为的结局就不用预测了,肯定输得更惨、更彻底。这几万人被几十万人挤进蔡河(今涡河),人马踩踏,尸体浮满河面,没死的人被逼到铁炉步附近。直到这时,民兵们才收队回营。

这次行动里没有岳飞,估计他是烦透了,再也不想掺和进去。

上面的事发生之后,建炎集团迅速发来了贺电,对杜充净化开封城空气的行为大加赞赏,认为只有这样一个开封城,才最适合官员们居住。

赵构本人也很高兴,他给杜充加了很多印象分,这些分数以后会起大作用。同时,他任命黄潜善、汪伯彦两人并相,正式全权处理国务。做完这些之后,年轻的、处于婴幼儿期的赵构觉得一切都太完美了,这个世界还需要添点什么呢?

想来想去,硬是啥也没想出来。于是,他只好用实际行动去怀念处在苦难中的父皇——就是按照赵佶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赵构开始没日没夜地在后宫干活。不许笑,这是件很严肃神圣的事情,哪个皇帝上班了都得这么干,儿子必须多,女儿也不能少。赵构这时只有一个小儿子,身体还不怎么样,这让他心里很没底。为了列祖列宗,他必须加班加点。

扬州城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