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五代十国 > 第八十七回:木牌泄机病榻传诏 皇袍加身陈桥兵变

第八十七回:木牌泄机病榻传诏 皇袍加身陈桥兵变(1 / 4)

柴荣读了卦签不解其意,问道李处士:“依道长之见,预兆我大周江山如何?”

李处士答:“今天下群雄分据,此签却缺预兆四海一统之时,指日可待。”柴荣闻听喜上眉梢,李处士却将二眉紧锁,言道:“只是大周江山的气数,贫道不敢妄揣。”

柴荣道:“道长但讲无妨,大周气数究竟如何?”

李处士道:“陛下稍等,待贫道拆字推算。”

李处士问了柴荣八字,在小案之上推推算算足有一个时辰。柴荣看了半天问道:“道长可曾算得什么?”李处士扭头从布囊之中取出一块七寸木牌,执笔写下三字呈上柴荣。柴荣执牌观看上书三字“点检做”,柴荣问道:“‘点检做’为何意?”

李处士道:“贫道世外之人也不知‘点检做’为何意,此乃天机,只能陛下细细斟酌。”柴荣点了点头将卦签与木牌留下,对李处士道:“请道长将这木牌和卦签就赠给朕吧。”

李处士道:“陛下喜欢,尽可拿去,贫道有一言不知当将不当讲?”

柴荣道:“朕恕你无罪,但讲无妨。”

李处士道:“人命自有天定,万事顺其自然,卦签木牌玄机不足牵挂心上。清静自得,无为而治,何苦追根问底,不如糊涂一世。”

柴荣道:“多谢道长赐教,可愿与朕共往京师否?”

李处士道:“贫道云游四方,就此当与陛下告别。”柴荣命人呈上一盘金银赠与李处士,李处士拿了一枚银元宝放进布兜,对柴荣言道:“陛下若能记下贫道之言,日后我定都全都手下。”李处士告别柴荣,左手举幡,右手摇铃,逍遥而去,远远听到其喊:“生死皆可见,人算准于天。早知茫茫世,找我李半仙。”

回到开封宫中,柴荣自得风寒久不能愈,整日不思茶饭,握着卦签与木牌日思夜伏。柴荣握着写有“点检做”的木牌,嘴中不时自语道:“此木化凡尘,点检为天子。”暗想此木莫非就是这木牌不成,点检真要篡我大周江山,想了半宿,柴荣忘记盖被褥不觉睡着。

次日,天明柴荣风寒加重,脑门生热,宫里的太医进进出出却不能医治柴荣之病。柴荣自感大限将到,便传来百官在殿外候旨。柴荣传范质、薛居正两位宰相进见,对二相言道:“朕自感天命已到,决议拟立柴宗训为太子继承皇位,有劳二位爱卿代朕拟旨。”范质拿过御笔拟下诏书,薛居正加盖玺印,柴荣看了甚是满意,又道:“朕自北伐得病,常梦‘点检为天子’怪语,令朕甚是担忧。”

范质道:“梦中之事未必有准,陛下勿挂心上。”

柴荣道:“朕本不信,那日有道人推算又得‘点检做’之兆,且留有一诗。”柴荣从枕边拿出卦签让范质、薛居正观看。二人将那诗读了一番,也不解其意。柴荣道:“诗意难解,但预言可信。传诏殿前都点检张永德革去点检一职,御前听用;赵匡胤与朕有金兰之交,可为都点检。”范质依照柴荣所说又拟下一旨。

范质、薛居正二人退下,宣读遗诏去了。柴荣躺在病榻之上,依旧对卦签之上那首诗耿耿于怀。思来想去,想到王审琦平日素有博学,遂名人传王审琦进见。赵普来至病榻之前,跪倒请安,柴荣令其赐坐一旁,对王审琦道:“朕前日算了一卦,范、薛二相皆不能解。爱卿平日好学,且为朕解破此卦。”柴荣将枕边卦签交与王审琦,审琦若有所思默念道:“曹魏一统和成就?司马师与司马昭。”沉思片刻言道:“此卦预兆若得统一,必为司马氏兄弟所篡。”

柴荣道:“司马师、司马昭乃魏国奸雄,朕怀疑张永德心术不正,故而命赵匡胤做点检。”话说至此,柴荣顿时目光惊骇,惶恐道:“莫非赵匡胤、赵匡义便是司马师、司马昭?”又想适才降旨又封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诡异的预言接连应验,顷刻疑惑得解,赵匡胤兄弟乃真奸雄。柴荣急火攻心,口吐鲜血,王审琦赶忙上前擦拭,柴荣道:“传朕密诏,诛杀赵匡胤兄弟。”说完便咽气归天,终年三十九岁,葬于庆陵。正是:

万事莫问天若何,福祸成败皆自作。

探根寻底到死知,转头已成世外客。

王审琦高声唤来太医,自己装作无事偷偷流出殿外。心中暗想赵匡胤有功于大周江山,而柴荣听信占卜之言下此糊涂之诏,若是传了变冤杀好人,不如救老赵家一命做个善事。天子驾崩,百官在朝中举行大丧。赵匡胤与赵匡义兄弟二人同百官吊唁之后,转回府中。忽有家童来报王审琦大人求见,匡胤对匡义道:“正逢大丧之时,府上当闭门谢客,还是不见为宜。”

赵匡义劝道:“王审琦素来稳重,此时前来必有要事相商,兄长必见不可。”赵匡胤也觉有理,遂往客厅去见赵普。

王审琦与赵匡胤兄弟相互施礼,主宾各坐。侍童献上茶水,王审琦喝了一口言道:“下官今日来见二位世兄,乃是有要事密商,耳目众多不便开口。”赵匡义一听明白,遂将左右侍者喝退。客厅之上只留赵匡胤、赵匡义、王审琦三人,匡义道:“已无耳目,但讲无妨。”

王审琦道:“昨日天子临终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