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五代十国 > 第七十一回:赵延寿二哄杜重威 花见羞失节救京师

第七十一回:赵延寿二哄杜重威 花见羞失节救京师(1 / 3)

第七十一回:赵延寿二哄杜重威 花见羞失节救京师

监军耶律图鲁窘乃是辽国老臣,对耶律德光世直言相谏,图鲁窘道:“陛下若是乐于安逸,则谨守四境便可;既然扩大疆土,出师远攻,必有磨难险阻。战至今日半途而废,乃晋军有利。倘若如此,陛下经营幽州十年皆前功尽弃。”

耶律德光恍然大悟:“老千岁所言有理,朕绝不言退。”

图鲁窘道:“晋军虽号三十万,多为民夫,少经战阵,且据河防守不思进取。况且人多臃肿杂乱,行军迟缓,若派铁鹞轻骑先绝其粮道,纵有百万饥夫也无济于事。”

耶律德光大喜:“国强则其人贤,海巨则其鱼大。有千岁监军,此战必胜。”于是,耶律德光命大将军萧翰率五万铁鹞骑兵袭击晋军饷道。

这夜昏暗之时,辽将萧翰率五万铁骑,沿河奔驰,夜行百里绕过浮沱河。有向导官告知栾城乃晋军补给咽喉,萧翰令将士休息半日,便往峦城进发。栾城粮道设有一寨,杜重威命部将王清率两千人马在此调运军粮。探马急报王清,言辽将萧翰率兵飞马来犯。王清邃派人往浮沱大营相杜重威求援。

晋军大帅杜重威本无将才,手握三十万大军如同三十万元宝,竟用兵吝啬,舍不得分出兵马去救栾城。大将李守贞、安审琦连声劝道:“栾城之急,如同乌巢要害,都督务必救援。”

杜重威道:“王清若效仿杨光远,阵前倒戈,岂不腹背受敌?”

李守贞道:“三十万人在此孤注一掷,不如分兵扼守万无一失。”

重威道:“三十万大军安危全系本帅一人,不可因栾城一隅耽搁大计。”

王清不曾盼来援兵,却盼来五万铁鹞骑兵,无奈之下,王清只得帅两千士卒死战辽兵,直至全军覆没。

栾城失守,后晋粮道皆断,三十万人陷入重围。萧翰掐断晋军粮道,使三十万人多日不曾有接济。杜重威此时才大醒大悟,向营中众将询问突围之策,李守贞道:“栾城告急之时,都督拒不发救兵,如今将士饥饿难耐哪有拼死之心?”

杜重威失声哭道:“天欲亡我,为之奈何?”左右副将一个个哀声叹气,长吁短叹苦于无计。只见一士卒入营来报:“启禀都督,有一人自称赵延寿,在辕门外求见。”

杜重威顿时如获救命稻草,言道:“令别帐来见。”

赵延寿逢晋军困境之际只身前来,乃是辽主耶律德光诱降杜重威之计。杜重威来至别帐,一见赵延寿便问道:“赵先生来的正是时候,本帅已是大难临头。”

赵延寿面带奸笑问道:“都督所言大难,莫非是辽兵掐断粮道?”

重威道:“先生果然见识过人,三十万大军入笼中饿虎,如何解救呀?”

“我自辽营而来正有密事相告。” 赵延寿见杜重威听得专注,言道:“辽主耶律德光欲将晋军饿死过半,再发兵灭之。”

“啊!”杜重威惊道:“这可如何是好?”

赵延寿答:“我劝都督率兵降辽,已作缓兵之计。”

重威答:“不可,不可,那耶律德光将我拿住必杀我无疑,留下降贼之命,倒不如尽忠而亡。”

延寿道:“且问都督与耶律德光往日可有私仇?”

重威答:“无冤无仇。”

延寿又问:“大晋天子石重贵与辽主可有私仇?”

重威答:“无冤无仇。”

延寿道:“皇上、都督与辽国既是无冤无仇,怎知辽主要加害于你?辽晋之争皆是丞相景延广拒不称臣,起兵抗辽,所以才使得两国兵戎相见,该杀者乃景延广。”

重威道:“倘若降辽又待怎样?”

延寿道:“辽主必会礼贤下士,将大晋江山托付于都督,既可保命又不失富贵。”

杜重威头脑简单,闻听此言大喜:“如此良策我自然愿降,还望延寿先生代为引荐。”

赵延寿道:“我等皆是为大晋社稷堪忧,鄙人定当暗中相助。”

二人密定下降辽之事,赵延寿便起身返回辽营,杜重威出辕门相送。偏巧大将安审琦看见,便往李守贞帐中告知。审琦道:“今见都督会了好友,定是辽国细作,只恐杜重威与辽国勾结通敌。”

守贞道:“粮道被劫,惟有降辽尚可保命,我看大都督必降。”

安审琦怒道:“堂堂大晋臣子岂能屈膝胡虏,安某宁死不降!”

守贞劝道:“我等皆应恪守臣节,只是尽忠一死,却再无复仇之日,不如暂且诈降,伺机反辽。”安审琦连连点头称是。正是:

庸人带兵真难堪,受累三军欲骂天。

只言片语尚可哄,耽误社稷多少年?

一日之后,杜重威三军升帐,相告降辽之事,左右众将闻听心中是怒火难耐,却见李守贞、安审琦二人连声响应,其余将官也只得屈从。杜重威亲率众将大开辕门献降,辽主耶律德光率兵渡过浮沱河俘虏三十万晋军将士。

耶律德光加封杜重威太傅之位,此褚袍一件,珠宝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