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五代十国 > 第十九回:玄罡阵大战良田坡 七言诗反间杀李详

第十九回:玄罡阵大战良田坡 七言诗反间杀李详(2 / 3)

让因为兵马太多却看不清葛从周左右难顾。可是尚让遥望前部兵马已经败官军数阵,继续催鼓前进。正是:

周郎纵火赤壁船,谢安胜算八公山。

成败皆非兵几何,怎惧齐军十五万。

葛从周在进退两难之时,只闻沙陀部阵中战鼓急催,迎面一万沙陀骑兵,似万马奔腾直扑齐军前阵。这两阵骑兵有六将带领,李嗣恩、李嗣本、李存孝、史敬思、臬捩基、安休休各持兵器飞奔杀来。只见齐军三万前锋被一万沙陀铁骑冲的七零八散,命丧马下。葛从周拼死交战,亦不能敌,只得边打边退。尚让远远望去,见前军阵型冲乱,才下令左右两军增援前军。左右两军共计六万人队型移动笨拙,周德威已尽收眼底,遂下令退回十阵兵马从左右杀回。尚让此时才晓刚才败退人马均是诈败,即刻再下令左右两军保护两翼不动,但十五万人马阵型反复变换谈何容易。等尚让左右两军再回阵位时,中路一万骑兵已冲散齐军前锋。李存孝使禹王开山槊连挑前阵齐军将领九人,无人敢挡,葛从周提枪大战十个回合边被李存孝用槊纂击碎其前护心镜,翻落马下,幸有张归霸、张归厚、张归弁、孟楷四将来救,才保葛从周逃回中军。主将败逃,那齐军将士均无战心,纷纷溃败。大将均在前阵,尚让率领中军已是措手不及,只得仓促应战。

战至黄昏齐军十五万大军已溃不成军,很多士卒四散逃命。齐军折将领二十四员,士兵死伤四万余众,败阵脱逃者达五六万众。尚让仅领几万败兵退入长安城内。

再表朱全忠率三万人马过潼关,兵临华州;黄巢闻汴梁朱全忠西进,命其弟黄邺、黄揆率一万人马驻守华州。黄邺言道:“朱三本我大齐将官,勇猛善战。今发兵来讨,恐我等均不是其对手。诸位可有御敌良策?”

有谋士李详言道:“我与那朱全忠昔日反唐之时到有些交情,我愿往敌营诈降朱全忠,引其入城,将军伏兵伺机而杀。”

黄邺沉思片刻言道: “军师所言,我看可行。汝可速速准备往朱三营中诈降。”李详领命而出,准备之后便往朱全忠大营。

朱全忠闻有齐军使节求见遂与军师谢瞳大帐相见,双方拘礼就座。李详言道:“大将军,今奉黄邺将军所遣欲商议归降之事。”

朱全忠道:“哎呀,想那黄邺也有改邪归正,弃暗投明之意么?”

李详道:“今朝廷屡战屡胜,所向披靡;反军节节败退,乃大势已去。将军昔日曾与我等有过一面之交,所以华州城中将士无不渴望归降将军麾下。”

朱全忠道:“那黄邺、黄揆俱是黄巢亲兄弟,血出一脉,焉能有此归降之心?汝分明是来此诈降,我可说破汝之奸计否?”

李详闻言大笑:“将军所言差矣,昔日上古大禹王治水划定九州,其父鲧屡生祸端,残害生灵,大禹王将其父鲧降罪处死,以正天下。父子同出一脉,却能大义灭亲,何愁黄氏兄弟不能相戳?”

朱全忠道:“先生之言,颇有道理。先生请先往别帐歇息,我当与众将官商议受降之事,待议定之后告之先生。”

李详言道:“既是如此,下官暂且告退,恭候将军佳音。”言罢去出了大帐。朱全忠即招军师谢瞳帐中言道:“今李详以禹杀父鲧的典故使我信黄邺等人归降献城,我恐其中有诈,特请军师思量一下。”

谢瞳言道:“此乃是黄邺的诈降之计。”

朱全忠闻道:“何以见得?”

谢瞳言道:“黄邺兄弟昔日曹州造反朝廷,乃是不忠,今又要华州反叛其兄此乃不孝。此等不忠不孝,无君无父之人将军怎枫叶文学网[www.fywxw.com]敢招至帐下?以下官之见并非二人真要大义灭亲,倒戈投降,而是借诈降诳骗将军入城,设奸计加害主公。”

朱全忠道:“我立刻命人将李详这厮斩首。”

谢瞳劝道:“将军且慢,我有一计可使黄邺城中自乱。”言罢谢瞳于案上取笔下诗一首:

李唐灭隋因何功? 详览史书自可通。

谋取天下非黄巢,反把华州送全忠。

谢瞳写罢此诗,装入一囊中交与朱全忠,全忠问道:“此诗何意?”

谢瞳言道:“将军让李详把此囊交予黄邺便是,待李详入城之后主公便可点兵攻城,李详与黄邺兄弟定能不攻自乱。”朱全忠微微点头。

次日,朱全忠将此囊交予李详,言道:“受降之事,我已写下书信约定,请先生交与黄邺兄弟。”李详大喜:“如此甚好,下官即刻交与黄邺。”李详拜别朱全忠返回华州城。李详虽偷看囊中之诗,但也未解其意,便此囊交予黄邺、黄揆观看。黄邺看后却不解其意,对黄揆言道:“那朱三写诗一首,既不言受降,也不言拒降,只说我等‘反把华州送全忠’这是何意?”

黄揆接过端详一番惊呼:“李详谋反!”黄邺闻言不解,黄揆指道:“诗中每句第一个字连读便是‘李详谋反’四字。以我之见必是,李详已与朱全忠有所勾结。”

黄邺言道:“既然李详与朱全忠勾结,朱全忠又怎能故意把李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