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祸起宫闱(下)(1 / 2)
更新时间2013-4-13 22:17:55 字数:2288
一大清早,刘忠翼带着皇帝李豫身边的内侍广和,急匆匆的来见李适。
李适和太子妃王氏快活了一晚上,此刻还没有起床。李适一边让宫女服侍更衣,一边质问刘忠翼:“你这老家伙想干什么?不知道本殿昨日辛苦一夜!”
刘忠翼急匆匆的说:“奴家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立刻禀告殿下!”
李适:“什么事一定要现在说?”
刘忠翼:“陛下,陛下在庭州驾崩了!”
李适愣了半天,表情木讷地对刘忠翼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父皇是真命天子,怎么会……”
刘忠翼:“千真万确!陛下身边的内侍广和特地从北庭赶回长安报信,现在殿外候命。”
李适:“快,快传他进来!”
广和进入殿内,跪在李适面前哭诉道:“太子殿下,陛下他,他病重不治,在庭州驾崩了!”
李适:“出了这么大的事,李晟、浑瑊为何不具折上奏?”
广和看了看一旁的刘忠翼,低头回答:“李将军担心消息泄露,特命小的回京向太子殿下报信。李将军让小的转告殿下,仆固怀恩、李怀光等军中将领密谋联络朝中的郭子仪、李光弼,以及朔方节度使戴休颜,欲图废黜殿下,另立韩王李迥为新君。”
李适显得有些慌乱:“不,不会的!郭少保和李太尉不可能参与谋反!”
刘忠翼:“殿下,俗话说‘成王败寇’,韩王如果真的登基称帝,汾阳王和临淮王都算得上是开国功臣。社稷垂危,请殿下速作决断!”
李适失魂落魄的问:“我,我该怎么办?!”
刘忠翼:“立刻诏告天下,登基称帝。并以新皇身份敕令陇右、河西、河东三镇边军,回京勤王,肃清乱贼。”
李适考虑半刻,回答说:“此事干系重大,容我考虑清楚。”
刘忠翼:“殿下,时不我待,请早作决断。哥舒大将军不在京城,大内禁卫由千牛卫将军王霆、郭曙负责。眼下首先要做的,是解除郭曙的兵权。”
李适:“你带上我的印信,和王将军去办吧。”
刘忠翼:“奴家领命!”
刘忠翼找到当值的王霆,向其出示太子印信,说明眼下的“危急”形势。
一开始,王霆并不相信郭子仪、李光弼会造反,带着疑惑对刘忠翼说:“此事干系重大,太子殿下得到的消息是否无误?”
刘忠翼:“千真万确,兵贵神速,将军不可再拖延了!”
见王霆面带疑虑,刘忠翼凑上前低声说:“将军和令兄都是将门之后,最早追随陛下左右,不论是功劳还是苦劳,都在郭家兄弟之上,可直到现在你们俩还只是千牛卫将军和秘书监。”刘忠翼故意停住,看了看王霆的神色。
“继续说!”
刘忠翼:“反观郭家兄弟,老二、老三都册封大将军,老四、老五跟随陛下西征,回朝后自然会晋升为大将军,老六是驸马都尉,就连最小的老七也跟将军您平起平坐。之所以会这样,还不是因为其父汾阳王的关系。”
王霆右手紧握佩剑,虎口流出鲜血。刘忠翼的一番话正好戳到他的痛处。
刘忠翼:“眼下将军有个极好的翻身机会。只要将军协助太子殿下登上九五之位,殿下必定重用将军和令兄,封王拜相都不在话下。”
王霆被刘忠翼的一番花言巧语所蒙蔽,答应全力协助刘忠翼行动。刘忠翼和王霆带兵包围了左千牛卫驻地,将郭曙和其下几名中郎将、郎将软禁起来。刘忠翼假传太子谕令,命几名心腹接管左千牛卫,又命内常侍高郃携带伪造的太子敕令,前往升平公主的住处,命驸马都尉郭暧自裁谢罪。
升平公主自从见到从天牢中捡回一条命的丈夫郭暧,心中怒气全消,亲自照顾郭暧。郭暧心生感动,主动向公主道歉。夫妻俩很快便和好如初,太子要自己丈夫自尽谢罪,升平公主自然不会答应。升平公主拖住内常侍高郃,放走郭暧。
刘忠翼在王霆协助下,轻而易举便控制了大唐帝国的中枢——大明宫。刘忠翼再次假传太子谕令,下令关闭长安各门,全城戒严。
王霆率领羽林军包围韩王李迥、汾阳郡王郭子仪、临淮郡王李光弼、左相裴遵庆、右相颜真卿等人的府邸。刘忠翼事先联络中书令崔圆、中书舍人杨炎、京兆少尹黎干,说服三人支持太子李适,崔圆、杨炎、黎干入宫协助太子处理国事,商议登基事宜。
御史大夫段秀实得知城中出事,入宫觐见太子,被羽林军拦在丹凤门外。
郭暧乘坐升平公主的车驾经东大内离开大明宫,赶到京兆尹李勉府上。李勉,字玄卿,李唐宗室,曾祖李元懿为唐高祖李渊第十三子。李勉幼通经史,成年后沉雅清峻,颇有长名,历任开封尉、监察御史、河南少尹、京兆尹。
郭暧将宫中变故告知李勉。李勉知道事情重大,立刻集合京兆府衙役,与郭瑗赶往和政长公主府上,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