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七章 罢兵言和(1 / 2)
更新时间2013-3-24 22:20:39 字数:2026
李豫与郭昕、李元谅率军离开木鹿,向东进发。由于带着当年怛逻斯之战中被大食掳走的俘虏,大队人马行进缓慢。郭昕请示李豫同意,命李元谅率安西骑兵为前军,先行收复失地。
李元谅东行路上相继收复安、东安、何等国,很快兵临康国国都萨末鞬城。
驻守“铁门”的大食将军哈立德得知总督马赫迪落入唐军设下的圈套,命部将留守铁门要塞,率军北上收拢米、史、康三国藩兵,共八千人马守卫萨末鞬城。李元谅率军攻城,受挫而返。
李豫、郭昕与李元谅合兵于萨末鞬城西。韩游瑰率一千骑兵护卫康国国王乌迦,以及沿路收拢的三千康国兵士,同期到达萨末鞬城下。一日前,从顿建城逃来的两千呼罗珊骑兵进入城中。城内的大食守军人马超过一万,而城外唐军不到两万。
韩游瑰向李豫禀告了北线战况,按照目前的形势,唐军主力应该在一周之内便能结束北线战事,给马赫迪的呼罗珊骑兵以毁灭性打击。
乌迦见到李豫,跪地叩首,热泪盈眶的请求李豫助其收复国都。
李豫上前扶起乌迦,好言安慰。
郭昕向李豫建言:“康国国都萨末鞬城与龟兹国都伊罗卢城,同为安西地区的两大都市,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我军如果强攻,必然伤亡巨大。不如绕过萨末鞬城,南下攻取米国国都钵息德城。一则阻断萨末鞬城与‘铁门’要塞之间的联系,二则让开西行通路,迫使萨末鞬城内的大食骑兵弃城西归。”
李豫采纳了郭昕的建议,全军连夜开拔,前往钵息德城。
钵息德城没有大食守军,米国的五千军队被哈立德调去守萨末鞬城,城内只有数百老弱残兵。米国国王见到上万兵强马壮的唐军骑兵,吓得立刻开城投降。
唐军进驻钵息德城后,郭昕命李元谅率军南下,从背后突袭“铁门”要塞。守卫“铁门”的大食军队猝不及防,抵抗半日后向唐军投降。李元谅与浑瑊、苏岑和吐火罗诸国藩兵会师。
浑瑊、李元谅、苏岑率三万人马进驻钵息德城,唐军实力大涨。
萨末鞬城内,几名大食部将向将军哈立德建议,趁唐军南下之际,放弃萨末鞬城,撤回木鹿。哈立德没有听取部将的建议,执意坚守萨末鞬城,陆续收拢从东面逃来的呼罗珊将士,加上从大食本土赶来的一万援军,萨末鞬城的守军人数达到两万三千。
李豫见哈立德不肯主动撤退,集合各军共四万六千人来到萨末鞬城下,动用云梯等装备开始强攻。大食守军借助城墙,居高临下,用弩箭和火油还击唐军。唐军连续进攻三日,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李豫已经打红了眼,不肯善罢甘休,下令各军稍作休整,隔日再战。
康国国王乌迦此刻的心情十分矛盾,既希望唐军早日拿下城池,自己重新坐上国王的宝座,又不忍看到国都的变成一片废墟。乌迦找到安西大都护郭昕,请求郭昕劝说李豫,不要再这样两败俱伤的猛攻下去。
郭昕向李豫建议,唐军暂时包围萨末鞬城,同时传令给李晟,命其结束北线战事后立刻前来增援。待北路唐军主力到来后,再继续攻城。
唐军在萨末鞬城下休整了六日,没有等来北路唐军主力,却等来了右骁卫将军郝廷玉。
郝廷玉率一千骑兵前来,押来了被俘的大食呼罗珊总督马赫迪,交给李豫处置。马赫迪是大食皇帝阿布·加法尔的儿子,郝廷玉奉李晟命令,对其礼遇有加。
郝廷玉带来北庭都护白孝德转来的六百里加急,北庭都护府半个月前收到伊州急报,吐蕃数万大军出甘泉水,进犯河西走廊,沙州、瓜州告急,伊州与瓜州之间的驿路中断。
李豫万万没想到,在唐军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吐蕃突然冒出来插上一脚。这一脚正中要害,隔断了安西与中原的联系。好在安西大部已经收复,西征大军的粮草可以就地解决。
李晟命郝廷玉带来马赫迪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大唐和大食两国能够尽快休战。
郭昕、浑瑊向李豫建议,河西走廊告急,大军不宜在此与大食长时间纠缠,必须尽快东归迎击吐蕃。浑瑊向李豫请命,愿意代表唐军入城与哈立德谈判,尽快结束大唐和大食两国之间的这场战争。李豫点头同意,任命浑瑊为特使。
浑瑊入城半日,带回大食特使——新任呼罗珊总督卡利姆。
唐军突然占领木鹿的消息,很快传到大食首都巴格达。大食皇帝阿布·加法尔十分震怒,命巴士拉副总督卡利姆率军收复木鹿,并将马赫迪带回巴格达。卡利姆觐见李豫,向李豫转达大食皇帝阿布·加法尔的问候,表示大食愿意与大唐有条件停战。
经过一整日的商议,双方在萨末鞬城外的那密水畔签署条约。两国从即日起立刻停战并交换俘虏,大唐交还被俘的大食皇子马赫迪。大食军队撤出萨末鞬城返回木鹿,大唐军队返回碎叶,不在萨末鞬城驻军。依照大食进攻吐火罗和康国之前,两国的势力范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