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九十三章 临洮会盟(下)(1 / 2)
更新时间2012-12-6 21:32:30 字数:2383
小崆峒山下,洮水河畔,大唐和吐蕃的会盟现场,旌旗招展,鼓乐喧天。
李豫第一眼看到赤松德赞,立刻想起十三年前的石堡之战,当年在大非川俘虏的那个小孩,如今已经成为统治吐蕃王国的赞普。
赤松德赞见到李豫,迎上前道:“当年本赞普曾做过陛下的俘虏。陛下胸怀宽广,宅心仁厚。时至今日,本赞普记忆犹新。”
李豫:“赞普说笑了,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朕更看重未来,希望赞普以边地百姓为重,止息干戈。”李豫心中其实是非常后悔,石堡之战其他人都可以放,唯独赤松德赞放不得。
会盟现场,大唐礼部尚书崔光远、吐蕃大相尚东赞分别代表两国签署盟约。
随后是盛大的会盟宴会,赤松德赞端起一碗酒,对李豫说:“陛下,本赞普以这碗酒,祝愿两国日后和平相处,边境不再有战争。”
李豫端起一碗酒:“借赞普吉言,请!”
赤松德赞:“陛下请。”
李豫与赤松德赞同饮而尽。
宴会上,来自大唐和吐蕃的歌舞艺人表演了丰富的节目助兴。李豫对崔光远的一番精心安排十分满意。
入夜,李豫正在帐中休息,浑瑊突然前来报告:“陛下,有紧急情况!”
李豫看着浑瑊,好奇地问:“日进,出了什么事,让你这般紧张?”
浑瑊的表情有些焦急,从怀中摸出一封信交给李豫。
李豫打开信,大惊失色,纸上只有四个字“陛下速走”。书写所用的纸是吐蕃特有的羊皮纸,字迹十分潦草,似乎是为了有意掩盖笔迹。
浑瑊:“陛下勿惊,此信真伪难辨,为保险起见,瑊已派人传令薛平,命其率军向此地靠拢。”
两刻钟过去了,不见薛平、郭昢、郭晤的影子,李豫心中忐忑不安。薛平所率五百羽林轻骑,驻留在距离会盟地二十里外的小崆峒山东麓。羽林轻骑皆是精锐,战马也都是千里挑一的骏马,正常情况下只需要一刻钟便可赶来接应。
浑瑊见状对李豫说:“陛下,不能再等了。子圭、七郎,你们立刻集合一队飞骑,护送陛下离开此地,入山暂避。”
李豫问:“日进你呢?”
浑瑊:“瑊留下,一则稳住对方,二则接应坦途。”
接到通知赶来的崔光远看着李豫:“陛下,下官是否跟您……”
没等崔光远说完,浑瑊回答:“请崔尚书留下,稳住同来的官员,不要让吐蕃察觉到陛下的行踪。”
崔光远倒也爽快,主动请命留下来坐镇大营。两年前,安禄山大军兵临长安城下,崔光远开城投降,对于做押后这类事情那是轻车熟路。崔光远很是自信,赤松德赞身边侍卫统领马重英自己早就认识,最近又和吐蕃大相尚东赞混得很熟,就算成了吐蕃人的俘虏,也绝对不会吃亏。
仆固玚、郭曙秘密集合一百飞龙甲骑,护卫李豫离开大营,朝小崆峒山方向而去。为了快速离开,同时避免搞出响动,一百飞龙甲骑的兵士和战马都没有穿戴铠甲,兵士们牵着马走出大营,没有点燃火把,借着月光悄然前行。
吐蕃大相尚东赞按照赤松德赞命令,于拂晓前率兵包围了唐营,俘虏礼部尚书崔光远、鸿胪寺卿、岷州刺史等唐朝官员和随从三百余人。浑瑊率一百飞龙甲骑突出重围,涉水渡过洮河北去。
吐蕃大营内,大相尚东赞向赤松德赞禀告,清晨突袭唐营的战果。
赤松德赞面红耳赤的斥责道:“都是些饭桶!两千兵马包围唐营,竟然让唐朝皇帝李豫跑了!”
尚东赞小心回答:“那个浑瑊实在厉害,我手下三名将领命丧此人之手。赞普请勿心急,我已经下令手下各部围追堵截,唐朝皇帝李豫此番是插翅难逃。”
赤松德赞看着案上的地图问:“其他各军进展如何?”
尚东赞:“唐军正在庆祝会盟,毫无防备,我军进展十分顺利。”
赤松德赞点了点头:“很好!”
尚东赞:“赞普,臣还有一事禀报。”
“大相请说。”赤松德赞此刻的心情很好。
尚东赞:“昨夜,达扎路恭带着几十名亲兵离开营地,不知道去了哪里。”
赤松德赞:“不必管他,随他去吧。”
少顷,尚东赞手下的一名将军来报:“我们在唐营内发现了一百套飞龙甲骑的铠甲。”
赤松德赞的脸色突变,看着地图,略作思考后对尚东赞说:“立刻集合一队快骑,沿着小崆峒山道追击。”
仆固玚、郭曙率军护卫李豫进入小崆峒山,天亮了,山中十分寂静。
李豫看着前方高耸如云的山峰,问仆固玚:“子圭,前面是什么地方?”
仆固玚看着地图回答:“按照李将军亲手绘制的地图,此山名遮阳山,前方不远有一山谷,名锁龙谷。”
“锁龙谷!”李豫心中不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