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七十七章 丘民代唐(1 / 2)
更新时间2012-11-2 22:55:41 字数:2272
元丹贡布的精湛医术和藏传佛教的密宗心法,加上冰雪佳人独孤雪的悉心照顾,李豫的眼睛很快恢复如初。元丹贡布提出向李豫辞行。
李豫邀请元丹贡布留下来担任太医令,甚至国师。元丹贡布都没有答应。在这位吐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医圣”和“药王”眼里,君王与平民没有什么不同。元丹贡布的曾祖父洛哲希宁是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祖父斋杰加戓巴扎是藏王贡日贡赞和芒松芒赞的御医。元丹贡布和他的父辈们不同,他用十年时间遍访吐蕃、天竺和大唐,学习各方医术。其后回到吐蕃,在民间治病救人,深受吐蕃人民爱戴。
李豫为了向元丹贡布表示感谢,以千金答谢,元丹贡布不受。李豫得知元丹贡布准备前往五台山朝觐,命郝廷玉随行护送。
登基大典前一天,李晟前来禀告登基仪式的戍卫安排。
临走前,李晟对李豫说:“殿下的先生李泌离开长安前,交给晟一封密信,要晟妥善保管,等到此时亲手转交给殿下。”
李豫接过信,见封口处火漆完好。
李豫拆开信,信中写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乎丘民而为天子。陛下代天巡狩,当以万民为重,中兴社稷,望陛下好自为之。山人本是修道之人,涉世日久,此番重归衡山,专心黄老,再不入世,望陛下勿念。”
前两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文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意思是说:整个天下,黎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其次,君王排在最后。得到黎民百姓拥戴才能成为真正的天子。
李泌博览全书,熟读经史,文中少写一个“得”字,显然是有意而为。李泌是要借此对李豫说:“天下大乱初定,百姓生活窘迫,再也经受不起战乱侵扰。比起万千百姓,谁做君王并不重要。你李丘民做了天子,务必以黎民百姓为重。”
看到这里,李豫感觉心中一阵翻腾,抬头看了看李晟。李晟显得有些不明所以。
大明宫含元殿,大唐帝国第八位皇帝-唐代宗李豫建极登基,百官朝拜,鼓乐齐鸣。
程元振当众宣读天子即位诏书,“皇太子豫,睿哲温恭,宽仁慈惠。文武之道,秉自生知。孝友之诚,发于天性。……”
李豫登基后第一件事自然是封赏功臣。
程元振宣读新皇敕令:
封郭子仪为司徒,加太子太师衔。封李光弼为太尉、兵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加辅国大将军衔,领河北节度使,统辖河北五镇。
崔圆继续担任中书令。李麟任右相。裴遵庆任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相。刘晏为尚书左仆射,兼任度支、盐铁使。颜真卿为吏部尚书。崔光远为礼部尚书。元载为户部尚书。封李泌为邺侯,赐衡山。
任命张献诚为右武卫大将军,领山南西道节度使。任命鲁炅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领山南东道节度使。任命田神功为右威卫大将军,接替侯希逸任淄青节度使。任命薛嵩为左威卫大将军,继续为昭义节度使。任命李抱玉为左卫大将军,领陇右节度使。任命马璘为右龙武卫大将军,领河西节度使。任命辛云京为右武卫大将军,领河东节度使,兼北都留守。任命戴休颜为左龙武卫大将军,领朔方节度使。任命白孝德为左领军卫大将军、北庭都护。
李豫非常注重提拔任用年轻人才。
破格任用段秀实为京兆尹,兼京畿、关内采访使。召严郢回京,授御史中丞。任命王震为秘书省监。
任命李晟为右羽林卫大将军。任命马燧为左羽林卫大将军,兼兵部右侍郎。任命仆固怀恩为右骁卫大将军。任命马重英为左骁卫大将军。任命浑瑊为右领军卫大将军。任命郭旰为右千牛卫大将军。任命李怀光为右骁卫大将军。任命郭晞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兵部左侍郎。任命郭昕为左金吾卫大将军,领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任命李元谅为安西副大都护。
任命哥舒曜为左武卫将军。任命薛平为右千牛卫将军,兼内飞龙使。任命贺拔楚岳为左千牛卫将军。任命郝廷玉为右骁卫将军,兼内射生使。任命南霁云为左骁卫将军。任命王霆为右监门卫将军。任命章仇瑾瑜为右金吾卫将军。
宦官专权是困扰唐朝后期的首要问题。李豫颁诏内侍不得担任军职,程元振因为功勋卓著,升任殿中监,兼内侍监,解除内射生使和内飞龙使之职。
李豫下诏广开言路,取消“讪谤朝政、指斥乘舆”等罪名,四品以上官员可随时入宫面君。李豫下发敕令,效法武则天,在含元殿前的广场上设置肺石和登闻鼓,百姓有冤屈可站在肺石上诉说冤情,由御史记录,也可敲响登闻鼓告御状。
战乱之后的大唐帝国可以用“一个烂摊子”来形容,河北有拥兵自重、随时可能造反的五道节度使,江南、山南等地官吏贪渎,农民起义不断,西面的吐蕃和大食犹如两只饿狼,一直对大唐虎视眈眈。
-------
安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