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中唐群英 > 第百七十五章 灞河密语

第百七十五章 灞河密语(1 / 2)

更新时间2012-10-21 0:20:30 字数:2160

一连数日,李豫的情绪十分低落,把自己关在含凉殿清晖阁内,不见任何人。

申泰芝畏罪自尽,之前是否有对李豫下毒?通过何种方式下毒?下的什么毒?都已死无对证。马燧命薛平审问天牢中的孙远瑛。孙远瑛在薛平的逼问下只是喊冤,矢口否认受了张太后和李辅国收买。太医们翻遍药王孙思邈留下的书籍记录,依然一筹莫展。

李晟、马燧、浑瑊等将领率领各部兵马,恪尽职守,戍卫着大明宫和长安城,宫城内外显得平静安宁。内侍刘德顺被关入大牢后,没有合适的人照顾李豫的日常起居,程元振得知独孤雪与李豫关系非常,自作主张亲自请来独孤雪。独孤雪入宫后,主动承担起照顾李豫的任务。

国不可一日无君,没有经过登基仪式,李豫名义上还只是太子。几位亲王和朝中大臣通过各种渠道,得知太子李豫出事的传闻,长安城内开始躁动不安。郭子仪心急如焚,李辅国案涉及张太后、越王、兴王等皇室宗亲,包括左右宰相在内的几十名朝中大臣牵涉在内,事不宜迟,久拖不决可能引发新的动乱。

程元振见太子李豫状况堪忧,心中有所谋划,借机向郭子仪献媚道:“奴家掌管玉玺,汾阳王需要用,支会一声即可。”程元振本想借此巴结郭子仪,不料却被郭子仪痛骂一通。

郭子仪此刻手握大唐帝国的军政大权,即便代李豫传达谕令,也没人敢说半个不字。然而,此刻郭子仪心里考虑的是帮助李豫继承大统,稳住风雨飘摇中的大唐帝国。

------

夕阳西下,一辆青色马车匆匆行进在官道上,与其他想赶在长安城门关闭前入城的马车不同,这辆车却是背道而驰,出城向东驶去。

夜色朦胧,月亮在云层中时隐时现,长安城西灞桥上,两匹黑色骏马停在道路中间,马背上坐着两名身材高大,手持兵刃的年轻武士。

赶车的小童见状,勒住马缰,惊惶的对车内之人说:“师父,前方有强人拦住道路。”

车内之人十分镇定的回答:“童儿勿惊,来者故人。”

两名年轻武士执鞍下马来到车前,拱手行礼道:“先生,打扰了。家父在此等候多时,请先生下车一见。”

李泌走下车,看到河边站着一位身穿布衣的老者,正是郭子仪。两名年轻武士分别是四郎郭昢、五郎郭晤。

李泌走到郭子仪面前,跪地行礼:“草民李泌,拜见汾阳王。”

郭子仪扶起李泌:“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先生不顾安危,不远千里赶到长安,为太子殿下献计解危,挽救社稷于将倾,老朽不知如何答谢。如今殿下双目失明,庙堂势如累卵,先生为何不辞而别?”

李泌显得很轻松:“殿下的眼疾自有良医治疗,朝中危局郭公足矣应对。山人不精此二道,请恕爱莫能助。”

郭子仪急问道:“何方良医可治殿下眼疾,请先生明示。”

李泌回答:“三日之内必有良医入京。”

郭子仪:“老朽尚有一事不明,冒昧请教先生。”

李泌似乎知道郭子仪要问什么,反问道:“郭公可否先回答山人一个问题?”

郭子仪:“先生请讲。”

李泌:“郭公认为太子殿下如何?”

郭子仪:“太子殿下英毅果敢,宅心仁厚,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是上天恩赐我大唐的一位明君。”

李泌笑道:“既是上天所赐,郭公还有何疑虑。山人只能告诉郭公,此时的太子确是山人当年的学生。山人夜观天象,知郭公辅佐殿下登基,社稷得以中兴,国祚延续四甲。若此刻授帝位予他人,则社稷不保,万民涂炭矣。”李泌说完,上车离去。

------

李泌离京的第三天,长安城西金光门,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吐蕃僧人揭下京兆府张贴的寻医榜文。因为大唐和吐蕃正处于敌对状态,京兆尹崔光远不敢怠慢,仔细询问了吐蕃僧人的情况。这名吐蕃僧人名叫元丹贡布,此番路过长安,是要前往五台山朝佛。

崔光远带着元丹贡布入宫,找到当值的马燧。

马燧听了崔光远的介绍,直问元丹贡布:“吐蕃与大唐势同水火,大师为何肯为唐人治病?”

元丹贡布双手合十道:“我佛慈悲,普渡众生。在僧人和医者的心中,吐蕃人与唐朝人都是人,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亦都是人。”

马燧连忙请元丹贡布为李豫诊病。

元丹贡布看过李豫的病情,经过仔细把脉诊断,找到了李豫眼睛失明的原因。李豫眼睛突然失明的原因并非是中毒,而是心经紊乱、肝经不调,加上饮酒过量所致。

元丹贡布采用雪域藏药内服,外敷,加上针灸等疗法,调理李豫的心、肝、脾脏。经过三日的治疗,李豫的眼睛开始对光有了感觉,只是视野还混沌不清。元丹贡布向李豫传授密宗心法。李豫原本烦躁混乱的内心,逐渐恢复到平和有序的状态,加上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