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十九章 郁林中伏(1 / 2)
更新时间2012-9-12 18:51:03 字数:2095
入夜,冠氏县衙后堂,李豫正与郭旰、王震、王霆、独孤云等人商议目前战局。
卫伯玉派人送来紧急军报,田承嗣率燕军主力正在围攻馆陶,请李豫立刻派兵支援。李豫没有多想,立刻命王震、王霆率一万步骑前往支援,留下亲卫骑兵和在洛阳新征召的八千步兵守城。看着王震、王霆率军离去,李豫内心深处隐隐有种不详的感觉。
田承嗣得知李豫、卫伯玉率军离开魏州后,立刻率领三万燕军主力,从东南方向快速逼进魏州。
刘龙仙率领燕军骁骑,对包围魏州的张镐部发起突然袭击。河南节度使张镐统领的两万兵士,大多属于地方武装,战斗力不强,根本不是刘龙仙的对手。守城的魏州司马白嗣恭见援军到来,打开城门主动出击。张镐部在燕军内外夹击下,很快溃不成军。张镐带着几名亲随,在乱兵中侥幸逃走。
田承嗣解决了魏州城下的唐军,命副将李廷望率领一万燕军,带着自己的帅旗,大张旗鼓的进军馆陶,命副将牛廷玠率领一万燕军,埋伏于冠氏前往馆陶的路上。
田承嗣亲率燕军主力,马不停蹄连夜奔袭冠氏。
次日天明,冠氏城下,田承嗣骑在马上,望着城楼上的李豫,得意地笑道:“李豫小儿,咱们真是冤家路窄!冠氏城可不是东都洛阳,你等不如早早投降,免得老夫动手多此一举。”
李豫指着田承嗣骂道:“田老贼,休要诳语,有本事就攻城,本殿让你有来无回!”
田承嗣下令大军从东南西北四门同时攻城,三万对八千,燕军处于绝对优势。李豫丝毫没有胆怯,披甲执剑,站在城楼上指挥唐军作战。
两军正在激战中,突然有身边亲卫对李豫说:“殿下您看,城中起火了!”
李豫回头望去,县衙方向正燃起大火。
少顷,独孤云前来禀告:“上千叛军通过县衙内的密道突入城中,我军腹背受敌,形势十分危急,请殿下下令突围!”
李豫稍作迟疑,对独孤云说:“几百骑兵可以突围,八千步兵怎么办!”
独孤云:“请殿下卸下甲胄,寻一身材接近之人换上。由二郎率亲卫骁骑护送出北门,吸引燕军注意。云率领部下,护送殿下从叛军攻势最弱的东门突围。”
郭旰:“事不宜迟,请殿下速作决断。”
李豫:“传我命令,立刻突围!”
郭旰带着两百亲卫骁骑,护送假李豫杀出北门,立刻引来大批燕军围追堵截。
李豫和独孤云从东门冲出,没有遇到太大阻力,两百骑兵顺利突出燕军包围,来到一个叫飞云亭的地方。冠氏之战是李豫第一次经历惨败,心中非常难受。郭旰能否突出包围,守城的八千将士会怎样,李豫直恨自己没有听从马重英临行前的劝告。
独孤云见李豫情绪低落,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殿下不必自责。”
李豫看着身边的两百骑兵,对独孤云说:“接下来该出去何处?”
独孤云向李豫建议:“既然叛军主力在冠氏,我们不如前往馆陶,与卫伯玉会合,再图破敌之策。”
李豫没有多想,下令全军前往馆陶。
田承嗣得知唐军两百骁骑从冠氏北门突围,命副将向润客率军继续攻城,亲自率军围追堵截,欲活捉太子李豫。郭旰率领两百骁骑与燕军展开激战。
两军交战过程中,田承嗣无意中发现假李豫身边没有太监跟随。老谋深算的田承嗣立刻怀疑其中有诈,进而得到攻城的向润客派兵士禀报,冠氏东门又杀出一支两百人的唐军骑兵。田承嗣恍然大悟,令刘龙仙率一队兵马,前往冠氏到馆陶的必经之地-郁林埋伏。
独孤云率军护卫李豫前往馆陶,行进到郁林附近,树林中突然射出一排弩箭,接着杀出六七百燕军骑兵,为首的燕军大将身骑汗血马,手握羽翎枪,正是田承嗣帐下悍将刘龙仙。
独孤云从容指挥部下,护送李豫调头后撤。刘龙仙率领燕军紧追不舍。
独孤云见形势危急,请李豫先走,自己留下阻击刘龙仙。李豫说什么都不肯自顾逃命。独孤云情急之下将李豫打晕,让刘德顺和几名亲兵护送李豫离开。
独孤云集合兵士,策马上前迎战燕军,与刘龙仙战了十余回合。独孤云自知不是刘龙仙对手,只得尽力拖延。刘龙仙又急又怒,找准机会,使出绝技六合夺魂枪,将独孤云击下马背。
刘龙仙手执羽翎枪,指着独孤云的胸口,骂道:“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独孤云冷笑道:“你等乱臣贼子,猖狂不了几日!”
“死到临头,还敢嘴硬!”刘龙仙持枪刺入独孤云的胸甲,独孤云口吐鲜血而亡。
刘龙仙解决了独孤云,下令分兵数路追捕李豫。独孤云的几名亲兵主动引开追兵。刘德顺为了掩护李豫,后背中箭。
李豫侥幸逃过燕军追击,想到生死未卜的独孤云,心中十分懊悔。李豫替刘德顺拔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