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十六章 薛嵩归唐(上)(1 / 2)
更新时间2012-9-9 19:43:57 字数:2384
李辅国通过安插在洛阳的密探得知,李豫不知为何突然改变了对仆固怀恩的态度,将其视如心腹。李辅国非常担心大唐第一猛将成为李豫的得力干将。
李光弼、颜真卿联名弹劾河东节度使、太原尹王承业,李亨签发敕令将王承业罢官免职。李辅国向李亨求得敕令,任命仆固怀恩为河东行营节度,领兵镇守北都太原。仆固怀恩甘愿追随李豫不肯奉敕领命,李豫劝说仆固怀恩率军启程赴任。
李豫和河南节度使张镐率军在汴口渡过黄河,一路北进,进驻卫县。卫伯玉的神策军从河阳出发,主力屯于卫州,前锋进抵黎阳。
河北北线战场,李光弼部在河间,田神功部在新乐,颜真卿部在平原,三军互成犄角之势。燕军方面,史思明在信都,蔡希德部在洺州,田承嗣部在魏州,薛嵩部在相州,张忠志部在井陉,李怀仙部在贝州。
李豫与卫伯玉约定:太子左右卫和河南诸军从卫县北上,进攻相州;神策军从黎阳出发,进攻魏州。
李豫率部到达汤阴。
汤阴守将是燕军邺郡节度使薛嵩的弟弟薛崿。薛嵩、薛崿都是大唐名将薛仁贵的后代,前任幽州节度使薛楚玉的长子和次子,薛楚玉是薛仁贵的第五个儿子。
两军交锋,在汤阴城下摆开阵势。
郭旰持刀叫阵,燕军阵中杀出一员少年小将。
郭旰见到对方,不禁哈哈大笑。
少年小将手执长枪,厉声喝道:“你笑什么!?”
郭旰大笑道:“你等军中无人,不如及早开城投降,何必派个小妹妹出来献丑。我怕弄花了你的脸蛋,到时候嫁不出去。”
李豫见到少年小将,同样非常吃惊。此人目若朗星,面如冠玉,相貌俊美,堪比女子。少年小将身披绯袍银甲,手持红缨银枪,胯下坐骑毛色银白,号玉狻猊。一人一马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如果换到现代,绝对拉风抢眼,引来一大群粉丝惊叫。
少年小将被郭旰一语激怒,挺枪喝道:“尔等休要猖狂!一帮庸才蠢将,也敢来取汤阴!少顷将尔生擒,让尔跪地求饶!”
郭旰与少年小将短兵相接,刀枪之间电光迸射,开始的几招险象环生。郭旰很快知道对手绝非看上去那样柔弱,小心应战,不敢轻敌。两人战了近一百回合,战马疲惫,各自回阵,换马再战。两人苦战半日,直到精疲力竭,仍然不分胜负,各自退回阵中。
郭旰回到营中,愤愤不平的对李豫说:“那家伙外表像个花瓶,没想到秀外慧中,着实厉害,旰赢不了他,给殿下丢脸了。”
李豫笑着说:“来日方长,二郎今日辛苦,晚上好生休息,明天由洵美出战。”
马燧:“末将领命。”
郭旰突然盯着马燧左看右看,然后对李豫说:“殿下觉不觉得,那花瓶的相貌与洵美颇有几分相似。”
李豫忍着没笑。
马燧也不生气,问郭旰:“你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郭旰回答:“当然是夸我们军中之锦。洵美你是阳刚、英俊、玉树临风,那花瓶是阴柔、美艳、花枝招展。”
李豫边笑边说:“好了,好了。二郎你还是快回去休息吧。”
郭旰抱拳道:“殿下,诸位将军,旰告辞!”
看着郭旰走出大帐,李豫对马燧说:“二郎在豫身边时间久了,说话口无遮拦,洵美你可不要在意。”
马燧:“殿下多虑,燧喜欢郭兄的快人快语。”
次日,两军再次列阵城下。
燕军主将薛崿亲自上阵,迎战马燧。薛崿的武技比起薛仁贵、薛楚玉相去甚远。马燧只用了十余回合便将薛崿生擒,燕军见主将被擒败退回城。
李豫非常仰慕薛仁贵,对薛崿礼遇有加,好酒好菜的盛情款待,令薛崿受宠若惊。
李豫对薛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服薛崿归顺大唐。李豫从薛崿口中得知,昨日与郭旰交战的那位俊美少年是薛嵩的次子薛平。薛平,字坦涂,年仅十八岁,血气方刚,恃勇好斗,天生一副俊美的相貌,很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薛崿修书给薛嵩和薛平,劝说父子二人归顺大唐。史书记载,安史之乱后,薛嵩率四州归唐,对朝廷忠心耿耿。李豫相信说服薛嵩不成问题,顺带把薛平收入自己帐下。
第二天,薛平派人送来降书,李豫大喜。
汤阴城门打开,薛平身披战袍,步行出城,来到李豫面前取下佩剑,单腿跪地,双手奉剑,俯首拜道:“罪臣薛平率汤阴守军恭迎太子殿下。”
李豫非常高兴,立刻下马上前,亲自扶薛平起来。
薛平站起身的一刹那,猛然出手制住李豫,用剑锋抵住李豫的咽喉。
李豫感觉喉咙冰凉,屏气凝息,不敢妄动。
薛平冷静地对李豫说:“想要活命,乖乖随我入城。”薛平挟持李豫退回城中,唐军众将手持兵器准备上前营救。马燧令众人收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