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四十四章 保卫洛阳(上)(1 / 2)
更新时间2012-9-8 20:58:14 字数:2484
史思明集结兵力,以大将田承嗣为先锋,蔡希德统领左军,史朝义统领右军,挥师南下,兵锋直指洛阳。
李豫见洛阳东面的郑州地势开阔,防卫空虚,命马燧、马重英、仆固怀恩、章仇瑾瑜率骑兵支援。田承嗣原本计划在洛口渡河,得知唐军防守严密,临时改变计划,把目标转移到河阳。
河阳守将张勃是张皇后的侄子,其人贪财好色,刚愎自用。张皇后在李亨面前推荐他领军,原本想趁机捞点战功,为日后封侯拜相做准备。
田承嗣佯攻怀州,准备引张勃出城,围城打援。不料张勃贪生怕死,龟缩不出。
张勃担心受到朝廷责罚,隐瞒军情不报。田承嗣得知张勃惧战,在怀州虚晃一枪,率主力直抵河阳城下。张勃见燕军来势凶猛,和手下几名副将脱下铠甲,穿上百姓的衣服,趁着夜色逃出河阳。
拂晓十分,燕军开始攻城。八千河阳守军发现主将、副将都跑了,顿时大乱,纷纷缴械投降。田承嗣做梦也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松的拿下了坚固的河阳城,带兵控制了横跨黄河的河阳桥,两万燕军步骑很快抵达黄河南岸,与驻守邙山的右威卫军展开激战。
一旦邙山失守,燕军将直抵洛阳城下。
李豫收到河阳失守的紧急军报,得知田承嗣大军已经渡过黄河,震惊之余,一面派快马通知洛口的马燧,一面召集东都六部衙署和河南府官员商议守城大事。
六部衙署官员纷纷劝说李豫避敌锋芒,放弃洛阳宫,退守洛水南岸的洛阳南城。李豫不应。前往河南府的传令兵士回来报告:“城中已经大乱,河南府诸衙空无一人。”
此时,杜谦、王侑等人已经带着金银珠宝和家中老小,在衙署兵士护卫下,逃到洛阳南城。惊慌失措的洛阳北城百姓,带着大小包袱,扶老携幼,涌向天津桥。独孤云带领金吾卫维持秩序,金吾卫抵挡不住数万逃命的人流。
上次收复洛阳之战,天津桥毁于战火,现在的天津桥是临时搭起的浮桥,承受不住上万百姓蜂拥通过。浮桥从中间断裂,沉入河中,数千人落水,溺死者不计其数。剩下的百姓无法过河,纷纷涌向端门。
独孤云见状立刻禀告李豫。李豫下令打开端门,疏导百姓进入皇城。
少顷,浑瑊前来禀报,驻守北邙山的右威卫中郎将吴彦客派来信使,现在宫外求见。李豫感觉事情不妙,让浑瑊领信使来见。
信使见到李豫,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右威卫屯骑校尉张平,奉中郎将吴彦客之命前来求援,恳求殿下立刻发兵支援邙山。”
驻守北邙山的右威卫军是守卫东都洛阳的主力部队,由右威卫大将军肖定钧统领,李豫对中郎将吴彦客没有印象。李豫问张平:“右威卫大将军肖定钧现在何处?右威卫两万人马,为何如此不堪一击,竟要向本殿求援?”
张平回答:“肖定钧畏惧敌酋,已带领亲卫骑兵逃往陕郡,兵士闻知纷纷溃逃,中郎将吴彦客带领五千将士殊死抵抗,敌众我寡,邙山危在旦夕,请殿下火速派兵救援。”
张平此言即出,殿内一片哗然,中丞卢从义脸色煞白的对李豫说:“当前形势万分危急,请殿下速作决断,趁叛军尚未到达,火速撤离洛阳。”
六部官员纷纷附议,要李豫赶快带着他们逃命。
礼部员外郎范洪建指着卢从义说:“住口!大敌当前,我等身为臣子,当为国尽忠,怎能贪生怕死。天宝十四年腊月,贼将田承嗣、孙孝哲、阿史那承庆攻入洛阳,汝父卢奕守节不屈,慷慨赴死。汝为卢公之后,真是有辱家门!”
卢从义面红耳赤,辨称道:“卢某并非贪生怕死,实为殿下安危着想。”
李豫听了卢从义的话,心中十分不快:明明是你卢从义想逃,却把贪生怕死的恶名推到我头上。李豫看了看郭旰、浑瑊、南霁云、贺拔楚岳、王震、王霆、独孤云,问:“几位以为如何?”
南霁云站出来说:“末将愿率领亲卫骑兵支援吴将军。”
郭旰、王霆、独孤云紧跟着说:“末将愿与殿下死守城池。”
卢从义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指着四人说:“你们,你们这是要把殿下往绝路上带!”
李豫见浑瑊、贺拔楚岳、王震没有发表意见,问:“三位有何意见?”
浑瑊回答:“目前殿下可用之兵,只有太子卫率和洛阳宫卫,加起来不过万人。好在洛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我军东面有马燧统领的八千精锐,西面有卫伯玉的三万神策军,周围各州有兵卒数万,只需坚守数日待援兵到来,自可转危为安。”
贺拔楚岳、王震附议。
李豫心想:浑瑊说的不错,别人不敢说,马燧、马重英接到洛阳被围的消息,肯定会率军回援,以马燧的智谋,马重英、仆固怀恩的勇武,洛阳能否保住先且不论,自己的安全绝对无忧。李豫对众人说:“我意已决,坚守东都待援。”
卢从义脸色煞白:“可是,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