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三十六章 李泌归隐(1 / 2)
更新时间2012-9-2 20:55:47 字数:2193
优柔寡断的李亨非常器重和信任李泌,不论大小事务都要向李泌征询意见。李泌不止一次劝说李亨,限制后*宫和宦官的权利。
张皇后和李辅国对李泌恨之入骨,多次在李亨面前诋毁李泌,都以失败告终。李辅国怀恨在心,在张皇后的支持下,准备派遣杀手暗杀李泌。
李泌主动向李亨请求,归隐南岳衡山,潜心修道。李亨一再挽留。
李泌直言回奏:“臣有五不可留: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亦太奇,请陛下听臣去,免臣于死。”
李亨只得颁诏,授李泌三品俸禄,赐隐士服。李亨下令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为“端居室”,后来成为南岳书院。
精通六壬、奇门、太乙之数的李泌算出,李辅国在长安城外埋伏杀手,要置自己于死地。临行前,李泌来到楚王府,向李俶辞行。李俶得知老师即将离开长安,自然要为其送行。
李泌直言不讳的告诉李俶,李辅国在城外灞桥埋伏杀手。
李俶对李泌说:“保护老师安全,学生义不容辞。”
李俶召来贺拔楚岳,命其捉拿杀手。贺拔楚岳听从李泌的计策,用李泌的马车将杀手引出,全部擒杀。
入夜,李俶独自来到李泌休息的房间门外,站立许久正要转身离去,突然听到房内传来李泌的声音:“既然来了,为何要走?”
李俶推门走进屋内,见李泌正在灯下看书,回答说:“先生明日即将启程远行,俶担心打扰先生休息。”
李泌:“无妨。明日一别,相隔天涯。亲王有什么想说的话,今夜尽管都说出来。”
李俶看着李泌,心中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李泌笑道:“怎么,无话可说了?”
李俶:“先生受奸人所害,俶心中甚为不平。”
李泌坦然道:“为师本是布衣道人,久居庙堂,早就盼望远离尘世,归隐山林。”
李俶想劝说李泌留下,辅佐自己,对李泌说:“老子曰‘功成、名遂、身退’,如今朝廷内忧外患,先生就这样走了,是否不是时候?”
李泌笑道:“接下来的事,该由亲王去做。”
李俶有些心急:“可是没有先生相助,俶真不知道该如何做。”
李泌:“亲王可记得《道德经》结尾之言?”
李俶回答:“天之道,利而无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李泌微笑着点了点头,给李俶讲起了故事:“记得泌小时候有次入宫,正好见到太上皇与宰相张说下棋。太上皇以《方圆动静》为题考泌诗词,泌咏道:‘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短短十六个字蕴涵了治国处事的道理,没有参透道家思想的精髓,恐怕很难理解其中深意。
这十六个字的大致意思可以解释为:人的思想行为应该正直不阿;但处事要灵活善于运用智慧;要广开才路,使天下人才能尽其所能;内心要保持平静,顺应自然之理,这样才能遂心如愿。
次日一早,李俶带着李晟、马燧、浑瑊三人骑马护送李泌出城。
灞桥上,李泌向李俶告别:“送君千里,终有一别,亲王请回吧。”
李俶突然单膝跪地,俯首抱拳道:“学生拜别先生!”
李泌连忙扶起李俶:“亲王这是干什么?不可乱了礼数。”李泌看着李俶身后的三位年轻将领,欣慰的对李俶说:“亲王您长大了,早已不是十年前,离开长安赴镇河西的那个稚嫩少年。如今我大唐两代肱股之臣尽在亲王左右,为师深感欣慰。”
李俶心中一怔:李泌竟然知道李晟、马燧、浑瑊是大唐下一代的肱股之臣。
李泌继续说:“郭子仪、李光弼为本朝栋梁,亲王身后三位将军则是后继之人。”
李晟、马燧、浑瑊连忙上前行礼:“先生过誉了。”
李泌笑道:“三位不必过谦,泌不过是实话实说。”李泌突然严肃的对李俶说:“你我师徒今日离别,不知何时能够重逢。泌心中一直存有一个疑惑,临行之前,不知亲王能否解答?”
李俶连忙说:“先生请问,俶知无不言。”
李泌平静的问:“亲王断人如神,似乎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李俶没想到李泌竟然当着李晟、马燧、浑瑊的面问出这样棘手的问题,不能实话实说,只好敷衍道:“先生定是有所误会。俶当初选中郭公,完全是因为郭家二郎郭旰的关系,说起来还有任人唯亲之嫌。至于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本是王忠嗣将军的副将。再说良器、洵美和日进,俶认识他们三位纯属巧合。”
李晟、马燧、浑瑊相互看了看,李俶说的似乎不假。
李泌会意的笑道:“时辰不早,泌就此告辞。亲王保重,前路漫漫,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