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四章 会战陕郡(上)(1 / 2)
更新时间2012-8-24 20:07:58 字数:2076
李俶、李抱玉收复潼关后,继续率军东进,兵临陕郡郡治陕县城下。程千里、李元谅率庭州瀚海军入京勤王,奉皇帝敕令前来增援。郭子仪收复河东郡,南下风陵渡,利用李晟之前建造的船只,渡过黄河,大军紧随李俶、李抱玉之后。李晟、哥舒曜率军沿黄河北岸行军,兵临与陕县隔河相望的河北县。
燕军闻知唐军将至,主动放弃河北县城,拆毁横跨黄河的大阳桥。大阳桥始建于唐贞观年间,长七十六丈,宽二丈,以浮舟架设于黄河两岸。
唐军中军大帐,李俶召集众将商议陕郡会战。
一向很少发表意见的郭旰出列说:“亲王,众位将军,旰有一计。”
李俶笑着说:“二郎请讲。”
郭旰走到地图前:“我军可派一支步兵,翻越陕县南面的岘山,做出夺取峡石、截断叛军退路的姿态。逼其主动撤出陕郡。”潼关就这样轻易拿下的,郭旰虽然不习兵法,这依葫芦画瓢确是会的。
程千里提出异议:“陕郡无潼关之险,趁数万叛军盘踞于此,我军应积极出击,设法予以歼灭,不可放虎归山。”
皇甫敬建议:“程将军说得对,如让这数万叛军逃回洛阳,则东都难取。我军应派一支精锐,出其不意的夺取峡石,截断叛军退路。”
马燧提出反对:“叛军有数万之众,得知退路被断,必然拼死一战,此乃两败俱伤之策。我军应从正面进攻,击溃叛军主力,让其向东奔逃,尾随追击予以消灭。”
李俶:“就以洵美所言。传令各军做好准备,正面迎战叛军。”
崔乾佑在河东被郭子仪所败,率领数千残兵逃回洛阳,入宫向安庆绪请罪。
安庆绪初登帝位,正在大力拉拢安禄山旧部,不但没有降罪崔乾佑,反而向其询问破敌之计。
崔乾佑对安庆绪说:“陕郡无险可守,陛下应立刻派中使传令,命孙孝哲、张通儒率军东撤至渑池、新安一线,一方面可以从侧翼拱卫洛阳,另一方面利于驻守洛阳的大军随时增援。”
刚刚升任左相的宋和提出异议:“陛下不可!如果我军东撤,无异于向天下表明,我大燕敌不过唐廷,我军士气受挫事小,唐军逼近洛阳,陛下的帝位将不稳。”
安庆绪觉得宋和说的在理,对崔乾佑说:“朕打算将驻守洛阳的精锐全部交予将军,西进迎击唐军,将军可否愿意?”
崔乾佑:“如此一来洛阳危矣!请陛下三思,此举万万不可!”
安庆绪的脸色不大好看,对殿内众人说:“此事无需再议,朕意已决,驻守洛阳的十万精锐三日后开拔,西进迎敌。”安庆绪对严庄说:“严大夫,你是先皇老臣,朕委你以重任,统帅西征大军。”
严庄:“臣领命。”
李抱玉、马璘率河西、陇右两军与燕军安守忠部在桃林县东北的曲沃正面相遇,两军对垒。曲沃靠近黄河南岸,西南面是绵延二十里的桃林,为关中和河南间往来的大道。
李抱玉、马璘率军迎战叛将安守忠。
李抱玉从弟李抱真跨马执槊出战,接连将三名叛将挑落马下,唐军士气大振。李抱玉改国姓后,从弟安太玄也更名为李抱真。
马璘率三千铁骑趁势出击,杀入燕军阵中。安守忠抵挡不住,放弃曲沃,退守新店。唐军乘胜推进,兵至新店。
陕郡会战,唐军首战告捷,士气大涨。唐军中军大帐,李俶再次召开军事会议。
众将一致建议:“乘胜消灭新店之敌,收复陕郡。”
马重英建言:“亲王率军从正面进攻。末将与怀恩率骑兵沿岘山以北行进,从南面迂回,突袭新店之敌。”
李俶:“好!我军两路进攻,一正一奇,叛军必败!”
六万唐军和五万燕军对峙于黄河南岸的新店邑,一场决战即将打响。
两军数万步骑列阵于新店邑,李俶骑在马上,见到对面叛军军阵中帅旗下的燕军主将孙孝哲,以及副将安守忠、李归仁。
李归仁操刀策马,出阵挑战唐军。
李抱真执槊向李俶请战。
李俶阻止道:“太玄前日连续作战,今日好好休整。”此时的唐军可以说是兵多将广。
郭旰上前请战。李俶点头同意。
郭旰与李归仁同使长刀,两人大战五十回合,李归仁以微弱优势略占上风。
马璘见状,携枪出战,换下郭旰。新店邑前,马璘与李归仁战了五十回合,双方战成平手,各自策马回阵。
北庭都护程千里帐下副将李元谅向李俶请战。李俶知道李元谅勇猛无敌,命其出战迎敌。
安守忠打马出战,与李元谅对阵。
安守忠显然是低估了对手李元谅,不过十招下来,已然抵挡不住,策马奔回阵中。
李俶命马璘、程千里率骑兵出击,李抱玉率军步兵随后跟进。
马璘、程千里率五千铁骑势如破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