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零四章 天降异象(1 / 2)
更新时间2012-8-10 19:42:06 字数:3260
天宝十三年五月的一天,李俶正在府内陪沈媛下棋,老师李泌突然登门拜访。
李俶几年不见老师,心中十分高兴,与李泌畅谈了一整夜,期间多次提到安禄山。
李泌看着满天繁星对李俶说:“郡王可曾留意近日天象?”
李俶看着夜空:“天象有什么特别吗?”
李泌:“《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道、儒两家都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象和地形会对个人乃至国家产生影响。不过李俶对这些玄学没有多少兴趣,学过的东西早已还给了李泌。李俶回答:“学生不才,还请先生明示。”
“郡王请看心宿。”李泌遥望东方。
李俶望向李泌所指的方向,本该火红明亮的心宿二显得有些昏暗无光。心宿二又称大火,“七月流火”就是指它。在心宿二的旁边,有一颗火红明亮的星—火星。中国古人把全天分为二十八宿,心宿是东方苍龙七宿之一,又称帝座,由三颗星组成,主星心宿二又名天王,象征皇帝。
“莫非是荧惑守心?”李俶不敢肯定。
李泌平静地说:“荧惑守心,大人易政,主去其宫。”
火星又称荧惑,火星长期在心宿二附近停留或逆行被称为“荧惑守心”,预示皇帝或国家有难,是诸天象中最凶之兆。
根据历史记载,明年,即天宝十四年十二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军势如破竹,长驱南下,很快攻陷东都洛阳,顷刻间盛世不存,战乱四起。安禄山在洛阳登基称帝,李隆基逃离长安西行幸蜀,正好应了“大人易政,主去其宮”。
李俶急忙问:“安禄山将要起兵谋反,先生可有应对之策?”
“天道无为,而无不为。”李泌的回答依旧显得很平静。
李俶焦急的问:“学生愚钝,请先生明示。”
李泌平静的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此天之道。观今之庙堂,尽是狼心狗行之徒,阿谀谄媚之辈。以致北国边陲,逆胡雄踞,觊觎神器。”
李俶大致明白李泌的意思,大唐帝国经历了几十年太平盛世,辉煌之后必然是暗淡。李俶心有不甘的对李泌说:“难道我们就眼看着天下大乱,生灵涂炭?”
李泌望着深邃的星空,叹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李俶不肯放弃:“可是…”
李泌示意李俶不必再说,李泌转过身对李俶说:“如今郡王身处帝都,如龙在浅滩,不当其位。”
李俶兴奋的问:“先生可有办法让俶返回陇右?”
李泌反问:“郡王与陇右李光弼关系如何?”
李俶:“情同手足。”
李泌:“郡王可效仿安禄山,请李将军上奏,称吐蕃入寇。郡王再奏请赴镇拒敌。”
李俶:“这样做岂不是欺君?”
李泌微笑着说:“为了天下百姓,欺君又有何妨!”
李俶立刻回到书房,给李光弼写了一封密信。
十日后,李俶和兵部同时接到李光弼发来的六百里加急,称陇右边境有警,请广平王领军拒敌。李俶即刻上奏,请求赴镇拒敌。李隆基很快下发敕令,命李俶返回陇右统领军务。
李俶离开长安前往西平,李泌没有前来送行,差书童送来一个锦囊,要李俶到达西平后再打开。前往西平的路上,李俶几次拿出锦囊,又放回怀中。
西平城外,李光弼率陇右众将迎接李俶入城。
陇右节度使行营,李光弼遣退众人,单膝跪地道:“光弼感谢郡王之信任!”
李俶连忙扶起李光弼:“李将军这是干什么,快起来。俶能够返回陇右,还得多谢将军相助。”李俶给李光弼的密信,如果落到杨国忠手里,无疑是欺君罔上、图谋不轨的铁证,李俶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李光弼抱拳道:“光弼愿为郡王马首是瞻。”
李俶:“俶相信,有李将军在,安贼不会得逞。”
送走了李光弼,李俶拆开李泌送给自己锦囊,里面是一张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或跃在渊。”“或跃在渊”出自《易经乾卦》,原文是“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李俶明白李泌要对自己说什么,正如乾卦总纲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道运行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控制。人只能用坚韧的毅力去努力尝试,尽人事听天命,即便失败了,也不会有遗憾。
李俶开始考虑调动兵力,尽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安史之乱”这段历史。大规模的兵力调动,必须有合理的缘由。河西、陇右诸将大多是自己的心腹,要说服他们并不难。
只有一个人,李俶没有把握,此人便是河西、陇右节度判官,兼支度﹑营田使裴遵庆。裴遵庆不仅掌管河西、陇右诸军的钱粮供给,还是李隆基安插在这里的眼睛。
李俶辞别李光弼,从西平赶回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