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中唐群英 > 第百零二章 两奸争权(上)

第百零二章 两奸争权(上)(1 / 2)

更新时间2012-8-9 19:50:56 字数:2096

安禄山雄踞河北,手握范阳、平卢、河东三镇数十万大军,心中早已萌生异志。李林甫担任宰相时,安禄山对其十分敬畏,不敢兴兵作乱。李林甫死后,安禄山对平庸无能、骄横跋扈的杨国忠“视之蔑如”。

权倾朝野、目中无人的杨国忠自然也看不惯气焰骄横的安禄山。杨国忠与安禄山争权恃宠,互相攻讦。两人之间的矛盾日积月累,最后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杨国忠凭借在皇帝身边的优势,不时向李隆基进言,说安禄山大肆扩充军备,招募死士,妄图谋朝篡位。安禄山则揭发杨国忠受贿卖官,贪墨国库,祸乱朝纲。

面对杨国忠和安禄山的相互揭发,李隆基认为两人之间的争执属于正常的将相不和,未予重视。

天宝十二年冬,李隆基携杨贵妃前往华清宫避寒。杨国忠借随行之机,再次提出安禄山面有反相,日后肯定会造反。

杨国忠向李隆基进言:“陛下如果不信臣之言,可以立即诏安禄山入朝。安禄山做贼心虚,必定不敢前来。”

李隆基也想知道安禄山是否真有反心,命内侍监草拟敕令,诏安禄山即刻入京述职。

安禄山接到敕令,召来身边谋士高尚、严庄、宋和商议对策。

宋和第一个发言:“在下略通易术,算出主公此次进京,绝无危险。”

严庄提出反对:“主公安危事大,不可轻信占卜之术。”

宋和十分肯定的回答:“在下愿以项上人头保证。”

高尚对安禄山说:“此事定是杨国忠所为。目前主公尚未准备充分,此时举兵难有胜算。不如将计就计,主公带两位公子一同奉诏进京,且看杨国忠如何收场。”

严庄:“掌书记是说的对,庄愿随主公同往长安。为保万全,可命徐将军带一队人马乔装成商队,暗中保护。”

安禄山:“就依三位之言。”

安禄山携长子安庆宗、次子安庆绪,带着参军严庄、宋和,部将阿史那承庆以及几名亲随离开幽州,进京述职。别将徐璜玉率领两百亲卫,扮作商队紧随其后。

长安杨府,杨国忠悠闲的躺在铺着虎皮的太师椅上,晒着冬日难得的暖阳,等着河南府送来安禄山违命抗旨的好消息。

杨全踉踉跄跄的跑来禀告:“相爷,不好了,出大事了!”

杨国忠闭着眼睛躺在椅子上,心不在焉的问:“什么大不了的事啊?”

杨全:“河南尹达奚珣派快马送来消息,安禄山已到洛阳。”

“什么!”杨国忠惊得从椅子上跳起来。

杨全重复道:“达奚珣来信说安禄山已到洛阳。”

杨国忠很快平静下来,问杨全:“带了多少人马?”

杨全回答:“两位公子,外加九名随从。”

“天助我也!”杨国忠突然大笑起来。

杨全担心地问:“相爷,您还笑得出来,安禄山真的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杨国忠完全没有在意杨全的话,激动地说:“快去,叫王怀远立刻来见我。”

千牛卫郎将王怀远是杨国忠的心腹。杨国忠指使王怀远挑选二十名身手矫健的亲信,前往虢州劫杀安禄山。

按说杨国忠此举如果得手,也算是为国除去一大害。可惜安禄山不是待宰的羔羊,身边带的六名亲卫都是一等一的高手,阿史那承庆更是骁勇难挡的猛将。没等徐璜玉出手救援,王怀远和二十名杀手已然全军覆没。

安禄山命阿史那承庆割下王怀远的人头,装入木匣,差人送到杨国忠府上。

杨国忠自知理亏,敢怒不敢言。

安禄山入宫觐见,跪在李隆基面前泣不成声:“罪臣安禄山,携长子庆宗、次子庆绪叩见吾皇,请吾皇下旨赐死罪臣及小儿!”

李隆基见安禄山把家小都带来了,这那是要造反的人,于是安慰道:“爱卿多有误会,快快请起。”

安禄山跪在地上不起来,哭诉道:“朝中有人诬陷臣拥兵谋反,臣愿以死表明对陛下的赤胆忠心。”

李隆基劝慰道:“爱卿多心了。朕心中挂念你,故而召你入京。”

安禄山哭得更厉害:“臣本是胡人,幸得陛下偏爱,感激不尽。杨相嫉妒臣,臣和犬子不知道哪天会被他害死,请陛下为臣做主!”

李隆基:“朕心里清楚,爱卿与杨相多有误会。朕希望你们摒弃前嫌,同心协力为朝廷办事。”

李隆基为了安抚安禄山,赏赐给他许多财物,并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并赐其子安庆宗三品官、安庆绪四品官。

安禄山离开大明宫,回到长安城内的东平郡王府,召来严庄、宋和。

宋和见安禄山满面春光,上前奉承道:“恭喜主公,此番觐见,定是有所斩获!”

安禄山笑道:“宋参军果然神机妙算!早知道皇帝老儿如此好骗,本帅以后得多来长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