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中唐群英 > 第九十三章 盂兰盆会

第九十三章 盂兰盆会(1 / 2)

更新时间2012-8-5 10:35:31 字数:2840

七月十五中元节,按照道家的说法,每年的这一天为地官赦罪日。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佛教称七月十五这一天为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源于《盂兰盆经》中记载的目连救母的故事。话说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目连,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以钵盛饭,用自己的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已化为灰烬。

目连无奈,请求佛主帮助。

佛主对目连说:“你母亲罪根深重,曾有五百世的悭贪,依靠你一人之力无法解救她的苦难,必须靠十方众僧大德威神之力才能得到解脱。”

目连依照佛主的指点,帮助母亲脱离了饿鬼道。

李俶下令,在武威城中心的罗什寺设盂兰盆法会,祭奠此次西征阵亡的唐军将士。罗什寺是鸠摩罗什大师弘法演教之所,寺内高僧云集,香客络绎不绝。

李俶亲临法会现场,在地藏菩萨坐像前焚香膜拜,默念《往生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毗迦兰多。

伽弥尼,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

祈祷远在西域阵亡的唐军将士魂归故里,往生极乐。

入夜,李俶带着沈媛、李适来到西城门外,马城河边。

武威的节庆风俗与长安迥然不同,因为正月天气严寒,故而没有上元灯节,取而代之的是七月十五盂兰盆灯节,这一天全城取消夜禁。

夜幕降临,城中百姓商贾、达官显贵携妻带子,手持河灯,从各条大街小巷汇集到西大街,涌向西门外的马城河畔,用放河灯的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已经远方朋友的祝愿。

李俶、沈媛、李适,以及同行的郭旰、郭夫人许氏,贺拔楚岳,独孤云,刘德顺将各自手中河灯放入水中。星星点点的河灯沿着马城河水顺流北去,站在西门城楼上看去,犹如银河垂地,蔚为壮观。

李俶见李适十分虔诚的样子,笑着问:“适儿许的什么愿?”

李适回答:“孩儿愿爷爷早日皇建有极。”

李俶心中一惊,板着脸说:“不得胡言!”

刘德顺不怀好意的看了看贺拔楚岳。

贺拔楚岳连忙向李俶解释:“这可不是我教的,我只管教小王爷骑马射箭。”

李俶问李适:“‘皇建有极’四个字是谁教你的?”

李适回答:“孩儿在《尚书·洪范》中读到的。爷爷做了二十年太子,终日祈盼的不就是这四个字吗。”

李俶摸了摸李适的头:“适儿真聪明,记住为父的话,以后在外面别说这四个字。”

西大街上人流如潮,有卖夜宵的,有玩杂耍的,还有带着鬼脸面具巡游的,十分热闹。

几个人很快便走散了,李俶身边只剩下沈媛、独孤云、刘德顺三人。李俶早有准备,出发前就计划好自己寸步不离沈媛,命贺拔楚岳紧跟着李适。郭旰和郭夫人人家小两口去哪玩不用操心。

李俶、沈媛、独孤云、刘德顺四人转了半天,没有找到李适和贺拔楚岳,肚子有些饿,找了家临街的店铺,坐下来要了几样小吃。

吃完夜宵,李俶等人准备回府休息。此次出游观灯,李俶没有骑马乘车。从西大街经过钟楼转到北大街回府路程较远。李俶决定从西寺巷回府,这样可以少走一半路程。

西寺巷比西大街狭窄,巷内有一座不大的寺庙,名曰西寺。前来祈祷超度故人的香客出入寺庙,络绎不绝。

从西寺庙门口往东到王府后门,是条死胡同。越往里走行人越少,道路两边的民居门口,偶尔有三两个百姓手捧香烛,蹲在地上焚烧纸钱。

四人走到王府后门,独孤云上前叫门,刘德顺突然对着来路大声叫道:“鬼!有鬼!”

李俶转身看见漆黑的巷道深处闪过一个白色的鬼脸,不动声色的对刘德顺说:“哪有鬼,别胡说八道!”

府门打开,李俶对独孤云说:“景成,送媛儿进去!”

李俶命府内佣人打着灯笼在前照路,返回探查究竟。

刘德顺胆小怕鬼,等在府门口没有跟去。

少顷,一曲似曾相识的西域音乐传入李俶耳中,曲中夹杂着类似梵音的咒语。

“魔音咒!”李俶突然想起在敦煌客栈中听到的乐曲,正要转身回府,突然闻到一股奇特的香味,感觉身体不受控制,双脚动弹不得。再看打灯笼的两名佣人,同样呆若木鸡,好像三魂七魄离体。

一名戴着鬼脸面具的黑衣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李俶面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含苞待宠观鹤笔记大佬都爱我[快穿]顶级偏爱黑月光拿稳BE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