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忠良之后(1 / 2)
更新时间2012-7-27 21:10:37 字数:3173
李俶一行八人离开五原,向武威进发。一路上,李俶与戴家三兄弟无话不说。通过交谈李俶得知,戴家是夏州望族,世代尚武。兄弟三人从小骑马射箭,研读兵书。
根据史书记载,兄弟三人后来都成为唐军的高级将领。
长兄戴休颜,以胆略著称,被郭子仪引为大将,以战功累迁至盐州刺史,拜左龙武卫将军,封咸宁郡王。
二弟戴休璿,文武兼备,战功卓著,封东阳郡王。
三弟戴休晏,谋略过人,官拜辅国大将军,封彭城郡公。
夕阳西下,一行人渡过黄河,夜宿沙头驿。
沙头驿位于武威、灵武、会宁三郡交界处,从这里到武威还有三天路程。驿站西北两里处有座高达百米的沙山,黄河围绕沙山向东奔流,形成一个几字形的大弯,黄沙、绿草加上清澈的河水组成一幅壮美的画卷。
驿站中住着三十多位客人,晚饭时间,大堂里很是热闹。
贺拔楚岳轻声对李俶说:“郡王,是否注意对面桌上的两人?”
李俶沿着贺拔楚岳手指的方向看去,对面靠窗的桌子坐着一名二十多岁男子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孩童。男子一副游侠打扮,桌上靠近右手处放着一把长剑。男子警惕的注意到有人注视,右手移到剑柄上,目光中透出几分杀气。
李俶转过头,轻声对众人说:“可能是父子吧。”
贺拔楚岳:“从两人的年龄判断,不可能是父子。奇怪的是那人对孩童十分照顾,甚至带着几分敬意。”
郭旰:“可能是亲戚。”
郭昢:“我看不像。”
戴休璿:“你们注意到没有,此人身上带着伤,而且是新伤。”
几个人正各抒己见,驿站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少顷,十余个手握长刀的黑衣人闯进驿站大堂。这些不速之客全都黑巾蒙面,目光中透着十分杀气,一看就不是善类。
大堂里显得有些混乱,客人们惊惶失措,驿卒早已不知去向。带孩童的男子拿起长剑护住孩童,目不转睛的看着来人。
少顷,从门外走进来一名身穿锦衣的中年男子,看样子是这帮黑衣人的首领。
锦衣人对带孩童的男子说:“上次让汝等侥幸逃脱,害得燕某被主人责备。今日看你们往哪走!”
带孩童的男子手持长剑直指锦衣人:“你等狼心狗肺之徒,竟然连一个十岁小孩都不放过!”
锦衣人大笑道:“我家主人有句话说得好:‘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哪怕是到了天涯海角,你等也休想逃脱!”
带孩童的男子怒道:“众目睽睽之下,你们胆敢行凶!”
锦衣人摸了摸下颚的胡须,得意的说:“听你这么说,燕某突然觉得好害怕。”
李俶被锦衣人的言语激怒,将茶杯猛然摔到地上,站起身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你等不觉得太嚣张了吗!”
锦衣人背对着李俶,笑着说:“公子可要搞清状况,现在戌时已过,外面月黑风高,正是杀人的时候!”
郭旰站起身,喝斥道:“大胆恶徒,你可知道在与谁说话?”
锦衣人转过身,注意到李俶等人,立刻改口说:“燕某劝几位别淌这趟浑水,此事可是关系长安杨府。”
长安杨府?莫非是杨国忠?“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到是符合杨国忠一贯的行事作风。杨国忠行事狠毒,但凡得罪他的,动辄灭人满门,连孩童都不放过。想到这里,李俶笑道:“多谢提醒,此事在下管定了!”
锦衣人的脸色很是难看:“胆敢跟我家主人作对!你等自寻死路!”
贺拔楚岳、郭昢、郭晤、戴休颜、戴休璿、戴休晏一齐起身,瞪着锦衣人。
李俶心想:我身边有七员猛将,你等贼人才是自寻死路。
锦衣人一挥手,十几名手下刀剑出鞘,双方动起手来。带孩童的男子不顾身上有伤,加入战斗。李俶来到孩童身边,将其护住。
大堂里顿时乱作一团,其他客人见状夺门而逃。锦衣人手下的武功都不错,不过跟郭旰、贺拔楚岳、戴休颜等人相比,却是差了一截,胜负很快分明。
锦衣人见势不妙,招呼手下离开,临走放下狠话:“你们等着,有你们好看!”
带孩童的男子收起兵器,拱手致谢:“多谢几位英雄仗义相救,此地不宜久留,请几位尽快离开。”
李俶抱拳道:“多谢提醒。”李俶见男子身上的伤口正在流血,吩咐郭昢、郭晤扶他坐下。
李俶问男子:“不知义士如何招惹上长安杨府?”
带孩童的男子警惕的看着李俶,没有回答。
李俶见对方难言之处,改口问道:“义士准备去往何处?如果方便,我等可以送你们一程。”
带孩童的男子谢道:“我们前去丰安军。有些事情不便相告,还请足下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