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回纥王子(1 / 2)
更新时间2012-7-22 11:25:14 字数:2201
回纥王子移地健奉其父葛勤可汗之命前往长安觐见大唐皇帝,途经武威。李俶身为地主,照例设宴款待。回纥是漠北九姓铁勒之一,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回纥配合唐军大破西突厥。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回纥灭后突厥汗国,成为北方草原上最强大的势力,与大唐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宴会上,李俶安排了歌舞美酒,盛情款待移地健一行。移地健并不领情,言语间不时嘲笑汉人儒弱。这也难怪,回纥是生活在漠北的游牧民族,广阔的草原戈壁、严酷的自然环境磨炼出豪放尚武的性格。移地健作为回纥王子,自然不喜欢汉人那一套繁文缛节。
移地健主动提出与李俶比试赛马,规则很简单,先到终点者获胜。李俶爽快的答应下来。
移地健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坐骑是北方草原万里挑一的千里马,外表文弱的李俶怎么可能是对手。移地健哪里知道李俶这几年在草原上纵马驰骋,新选的坐骑青龙是吐谷浑青海骢中的极品。
比赛的前半段,移地健一直保持领先。后半段,李俶驾驭青龙突然发力,最终以半个马头的优势战胜移地健。移地健不得不对眼前这位年轻的大唐皇长孙另眼相看。
移地健心有不甘,提出比试骑射。李俶出于礼貌,只得奉陪。
移地健命贴身侍从头顶一颗果子站立不动,翻身上马,跑出百步之外,拉弓放箭,一箭命中果子,侍从安然无恙,众人一片喝彩声。
移地健策马回来,将手中的长弓递给李俶。此弓长六尺,重量比李晟的铁弓略轻,没有超凡的臂力难以拉开。
李俶知道自己的骑射水平,成功率大概只有五分之一,看到刘德顺可怜的样子,人命关天的事绝不能赌运气。
移地健注意到李俶的表情,笑着说:“不会射箭没关系,只要郡王有胆量做箭靶,本王自愿认输。”
李俶毅然将长弓交给李晟:“此箭有劳良器。”
李晟点了点头,飞身上马而去。
李俶拿了一颗果子顶在自己头上。
众人见状纷纷劝阻,移地健在旁沉默不语。
李晟策马跑出百步之外,引弓放箭。
李俶眼看箭头冲自己飞来,强压心中恐惧,坚持没有闭眼。李俶感到一阵疾风掠过头顶,接着听到众人发出的喝彩声。
移地健走到李俶面前,一改先前的傲慢,礼貌的说:“郡王胆识过人,帐下人才济济,这一轮本王认输。”
李俶从李晟手中接过长弓,交还给移地健:“王子是翱翔在草原上的雄鹰,俶自愧不如,此轮就算平局。”
移地健大笑道:“好!咱们再比试一场如何?”
李俶没想到自己主动让步,移地健却步步紧逼,只好答应:“没问题,这次比什么?”
移地健:“我们回纥人有个习俗,朋友久别重逢当以角力助兴,郡王可敢与我一战。”
李俶心想:明知我不是你的对手,也罢,让你赢一次也好。
角力和现在的摔跤差不多,李俶时常与郭旰、哥舒曜、王霆等众兄弟练习,想来不至于太过出丑。移地健比李俶高出一个头,放到现在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
角力开始,李俶和移地健相互抓住对方的肩膀,试了试对方的力量,移地健突然使出一个漂亮的背摔。刘德顺不由自主的惊叫起来。李俶在空中翻了个个,不轻不重的落在地上。还好,移地健并没有下狠手。
李俶躺在地上赞道:“王子好身手,俶认输。”
移地健伸手拉起李俶:“本王有意与郡王结为兄弟,不知郡王意下如何?”
李俶求之不得,当即与移地健跪拜天地,结为兄弟。移地健年长为兄,李俶为弟。李俶做梦也没有想到,三次比试让自己无意间得到了北方草原的强大势力。
---分割线---
咸宁太守赵奉璋为官清正廉洁,治下丹州咸宁郡,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无拾遗。
李林甫得知赵奉璋颇有才干,派家臣姚宁前往咸宁,许以高官厚禄,意图拉拢收买,为其所用。
赵奉璋为人刚直,对李林甫结党专权深恶痛绝,不耻与其为伍,断然回绝了姚宁向他传递的中书令的“好意”。
姚宁作为李林甫的家臣,平日里骄横跋扈,在咸宁城中恣意妄为,公然指使手下在大街强抢民女,准备带回长安纳为小妾。姚宁等人的恶行引起公愤,被数百百姓团团围住。
县令接到报案来到事发现场,得知姚宁的身份,不敢擅自处理,派人禀告太守赵奉璋。赵奉璋毫无顾忌,下令将姚宁等人打入州府大牢。
李林甫得知姚宁出事,命京兆尹萧灵修书给赵奉璋,明目张胆的出言威胁,要其立刻放人。
赵奉璋思虑再三,毅然上奏李隆基,揭发李林甫二十四条罪状。消息传出,朝野震动。在此之前,满朝文武没人敢说李林甫半句不是,区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