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无为而治的文景盛世(8 / 10)
无法拒绝祖母薄姬的指婚。薄氏是薄太后的政治联姻工具,所以刘启和薄氏结婚后,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夫妻感情。刘启称帝后,薄氏就从太子妃升级成了皇后。
在薄氏还是太子妃期间,王入宫了。王的身份可以从楚汉之争时开始追溯。汉初开国异姓王燕王臧荼有一个孙女叫臧儿,臧儿先嫁给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的王仲为妻,生了两个女儿,其中长女就是王,次女叫王(mào xǔ)。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给长陵田氏,生了两个儿子:田、田胜。也就是说,王和田、田胜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尽管祖上曾经是王,但到了臧儿这一代,家族势力远不如从前,因此女儿王也只是嫁给了一户普通人家,但是算命的说王是大富大贵之命,所以臧儿让王撇下丈夫和刚出生的女儿进了太子府。
王入宫之时并没有受宠,汉景帝那会儿还是太子身份,太子妃是薄氏,汉景帝最喜爱的女人是栗姬。王为了巩固宫中势力,干脆把自己美貌如花的妹妹也领进宫,在太子面前邀宠献媚。即便如此,栗姬在宫中的地位仍然高人一筹,无人能撼。栗姬地位稳定的另一个原因是她为景帝生了一个儿子刘荣。在母凭子贵的时代,有儿子就相当于有了保持地位的资本,更何况她生的儿子刘荣是刘启膝下的第一个儿子,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既然正房无出,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栗姬的儿子便注定无与伦比的矜贵。
王进宫后,没过多久便被封为美人,并在接连生下三个女儿之后,终于为刘启生下一个儿子。据说,在怀有儿子的某天,王美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按太史公《史记》记载,她梦见了日入其怀,太阳钻进她的肚子。这个梦本身并不能够经得起推敲,但架不住古人那会儿十分封建迷信,起码刘启听到之后甚为欣慰,认为此梦实乃显贵征兆。没过多久,王美人产下一子,取名刘彘,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景帝共有十四个儿子,但都是侧室所生,正室薄皇后膝下却无子,太子之位就只好暂时空缺了。汉景帝刘启非常喜欢自己的亲弟弟刘武。再者那会儿还没有立太子,太子的仪仗自然就被闲置了,刘启就允许刘武使用太子的仪仗。刘启对这件事情根本没有多想,倒是他的老妈窦太后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窦太后晚年干预朝政,不惜违背“祖制”,想让景帝死后把皇位传给她溺爱的小儿子刘武。
为了能让刘武登上皇帝宝座,窦太后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不惜降罪于侄子窦婴。一次,刘启喝醉后,随口说了句自己死后将皇位传给刘武。窦太后听了大喜,窦婴却突然说:“汉朝自高祖皇帝开始就是父子相传,没有兄弟相传的,因此皇位不能传给刘武。”这可惹怒了窦太后,她使计除去了窦婴进出皇宫的门籍,不准他朝见皇帝,当然,没过多久又请了回来。
刘武仗着母亲窦太后和皇兄的宠爱,恃宠而骄,胆大妄为,有事没事就往窦太后那里跑,对窦太后软磨硬泡,希望她能说服兄长,让自己也过一把皇帝瘾。
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封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皇子刘彻为胶东王。
刘武因此彻底放弃了当皇帝的希望,但他怨恨袁盎和其他大臣,就和手下羊胜、公孙诡等人谋划,暗中派人刺杀袁盎和其他当初反对他当皇帝的大臣。结果刺杀没成功,朝廷缉捕凶手,查出来是梁王刘武所主使。于是景帝派遣使者不断往来于梁国的路上,到梁国去反复按验,逮捕公孙诡、羊胜,最后这两人畏罪自杀了。
刘武因为此事得罪了哥哥景帝,又怕母亲窦太后也担保不了自己,就派韩安国出使长安。韩安国,自幼博览群书,是刘武身边最为得力的一个谋士,此人口才不错,有点歪才。他到长安后,没有直接找汉景帝,而是找到了汉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韩安国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把“大长公主”给说服了,长公主又去说服窦太后,窦太后又去景帝那里求情,这才替刘武化解了一场生死劫难。但刘武自从经历过这些波折之后,便变得郁郁寡欢、精神恍惚了。一次,他去山上打猎,有人献给了他一头畸形的牛,牛蹄子竟然长到了牛背上。刘武顿时如梦魇了一般,非说那牛是妖怪,将会给自己招来灾难。没过几个月,他就得热病死了。
俗话说,“母凭子贵”。当栗姬的儿子刘荣当上皇太子后,栗姬本人是否受宠似乎就不再重要,自然会有人上来巴结。馆陶长公主刘嫖是景帝同母的亲姐姐,景帝的几位美人都是靠刘嫖而见到景帝的,她们得到的尊贵和宠爱都超过栗姬,栗姬一日比一日怨怒。
有一日,刘嫖来拜访栗姬,提出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太子刘荣做太子妃。在刘嫖看来,以自己长公主的身份,这桩门当户对的亲事肯定能成。谁知,嫉妒起来的女人是不会考虑后果的,想起刘嫖数次给景帝进献美人,栗姬干脆一口回绝了刘嫖的提亲,这让刘嫖颜面扫地。刘嫖十分恼火,决定寻找其他的人选。
景帝十四子,长子刘荣、次子刘德、三子刘阏于都是栗姬所生;刘余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口吃;刘非有才却为人骄奢;刘端为人贼戾,又不能近女色;刘彭祖巧佞卑谄;刘胜沉溺声色;刘发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