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佛陀,布波加措(1 / 2)
“大师,可否告诉我,关于班禅活佛的一些事?”一间大殿里面,林浩和明觉对面而坐,中间放着一盘茶具,八戒在旁边伺候着,檀香袅袅,让人心安。
这个时候的林浩自然是林浩本尊,交待了三自行游玩,并交待兵士好好保之后,林浩就一个人来到了普济寺。
“佛爷?你不是佛爷叫来的吗?”明觉疑的问道。班禅活佛,在藏传佛地位极高,尽管明觉都已经可以做班禅的爷爷了,但是还是恭敬的叫着班禅“佛爷”。
“活佛并没有见我,要我先来普济寺得一场机缘,再去布达拉宫见他。”林浩轻声道。
“难怪,那看来是施主应当拥有这晶珠了,这么说,那姚家也是要有大难了。阿弥陀佛。”明觉大师到了一声佛号,颇有些感叹的说道。
林浩押了一口茶,并没有说话。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食,在修士界一直都传着这样一句话:“死道友不死贫道。”林浩相信,如果自己和姚家的位置对换,只怕自己的下场会更惨。
明觉大师看了林浩一眼,又叹了一口气,这才开始慢慢的说了起来,随着明觉大师的讲述,林浩的眼神也逐渐凝重起来,但更多的还含着一抹惊讶和震惊。
布嘉措,这就是班禅活佛真正的名字。他出生在一个普通藏族农民的家里,据说,当他出生在他家那座破烂的小茅草的时候,天降曼陀罗,地涌莲,梵音阵阵,响彻云霄。
天上的云朵自动形成了释迦如来的头像,望着那座小茅草屋,微笑不语。
五世班禅圆寂,人们从纳木错和盆发现了小布嘉措出生的场景,和家周围的样子。整个雪域都动起来,为了那几个片段场景,足足找了两年。
也就是当小布嘉措两岁的时候,人们找到了他,五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当人们把一件光彩夺目的宝石和一串破烂佛珠放在他面前时,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佛珠,那正是五世班禅的遗物。当人们问他为什么的时候,小布嘉措用着丝毫不符合他年龄的语气说道:“这,本来就是我的东西。”
就这样,两岁的他,被一群赫赫有名的高僧大德,一起抬回了万水千山之外的布达拉宫……
寺,是怎样一个地方?贫民的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对他们来说,那围墙围着的殿宇,辉煌得像宫殿一样。这里是佛圣地,一堵围墙,隔绝了尘世。里面,是佛陀相信的世界,黄、佛像、经书、经幡,以及摇曳着的灯盏,和诵的合唱,构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界。
一旦见过藏传佛的佛寺,很难忘掉它们的特。或许是藏区高寒的关系,藏传佛寺一律少有窗户,一道大门,就是通往外界的唯一出口。这里弥漫着浓重的黑,仿佛这世间,原本就是于无边的黑暗。这里亮的,唯有那些酥油灯,摇晃着的灯光,是在黑暗中艰难存在的真智慧。
佛像的影,就在这些摇曳的光线中晃动,他们如如不动的形,是智慧充盈的象征。他们俯瞰着佛殿中的众生,仿佛俯瞰着失了自我的羔羊。
无论殿堂是大是小,你一旦进入,就首先被那无边的黑围。你仿佛站在宇宙之中,没有方向。一颗心骤然紧缩,却又不知道该掉往何方。茫,那是未知世界的茫。佛说,世人并不了解所在世界的真相。他们总是埋着头,去做眼前的种种。待他们突发了心意,去看的世界,他们就会茫。他们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相,它陌生得让他们ZHAN栗。
于是,佛为世人点起了荧荧的灯光,那是他的智慧之光。他替世人照亮了宇宙的黑暗,给世人一个前进的方向。那灯光,便是这黑暗中唯一的暖意,得人要去看它照亮的躯,看灯光晃动中,那垂视的眼神。在静默地对望中,你仿佛能融入那眼,受他的慈爱,感他的智慧。
那时的藏民们,会如此端望,心目中最神圣的佛。而他们或许只看上一眼,就把那光晕所笼的所有影像,都摄入心中。即使那影像,模糊得只是一团光晕,也已经足够。布嘉措自从被迎进布达拉宫的那一天起,所有看到他的人,便都这么看着他。
是的,从两岁那年起,他就已经不是人了,是一尊佛,一尊佛陀。
佛祖原本也不赞成用像的方SHI 去占据人心。但智慧的光,却是普照世间的真理。只要把那神圣的光藏在心里,在黑暗的世间,就有了行走的方向,有了分别善恶的智慧。在黑暗的光影中,还藏着一些影,那是一些不对普通世人宣告的秘密。
藏传佛是密宗的集大成者。密宗,被称为是能最快修得成就的宗派,就连佛经也说,修显宗,需要经过相当长的转世轮回,才能成佛;而修密宗,则可以“即成佛”。密宗所传授的知识,都一针见血,直指真理。密宗吸收了印度瑜伽的髓,在修行中,能显现出不少的神异。
密宗的修行者,能拥有一些特殊的能力,所以密宗供奉了明王的塑像。所谓明王,不是一个佛,而是一群持佛的神明。有时,他们其实就是佛的愤怒化。他们用充智慧的神力,制服世间的一切恶和障碍。世人容易被眼前的利益所障,明王就以恐怖威严的形象,来帮助人们赶走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