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锦囊妙计(2 / 3)
子还有分教。五座大寨分处东南西北,其中陆太平的连云寨最远,先生可多带连云寨的人手,先从其他四寨中挑选一处最近的,从开始安排,一直到写成折子,都教他们寸步不离,先把他们都教会了,便让他们直接查去,先生你是独审,他们就是会审了,并且派其他各寨的精干人手同去,互相之间出了差错连坐,有举报失职查实者重赏,告密之人要求保密的便依言保密,如此就不会出什么太大的岔子。”
李柏毓听着,不住地大点其头,许琼有些得意,又道:“只不过,只是放开一寨交给他们,先生手上还有四个大寨要奔波,不过有了连云寨一家,先生只需照方抓药,或者定了哪一寨可以再分派出去,可以带着他们多走一家再看,如此手下人对于此道便更熟悉一分,做起事来也更得心应手。这样一圈下来,一直跟随先生的人自然能学到不少东西,派出去的人自己有责任在身,则更卖力钻研,回来之后少不了多是日后可用之人啦,哈哈!”
李柏毓听得心惊,听许琼说了这么一大圈,到后来竟然已经不止是查案方便,而是已经把目光放到了日后的机构框架上,如此心计,怎是个十岁孩童可以具有的呢?
许琼继续道:“另外还有一些小小关窍,先生也务必记好用好。问到寨中管事人等时,第一要态度和蔼亲切,毕竟不能如同问案一般,你问什么他答什么固然要紧,他是下面办事的人,说不定又会对所办之事有些独特地想法,有些困难平日里不好与上峰开口的,有些私密事情不好向头领交代的,务必也都要他自己说出来。鉴于此,先生到了大寨之后,应该先聚众说明近日的事体,从前是几个山寨,现下有了四海盟,要把从前的好生意做好,从前不行的生意自然也要罢手,多出来的人自然另有营生,用人方面与从前不同,说得好的自然就记上一笔,有脑子的不会让他闲着,从前有些不干不净毛病的,只要今日交代了日后改了便罢,等等,需要双管齐下,有赏有罚,该给点指望的定要给点指望,该吓唬的也定要吓唬,方才能把该说的问出来,把不敢说的也问出来。第二,问话之时,你带的人都可在场,但是本寨之中答话的只能有一人,并且先告诉他在此说话,一是不须有忌讳,二是不须后怕,若是指了谁的毛病,那人自己也是不知道的,若是指出先生你带去之人的毛病,立刻下了权柄监起来,此事过后自然立刻有人专查此事,只是防他报复罢了。如此一来,便又有了第三,先生你带去的人,不管是从这里带走又或是寨中新加入的人众,入了队便不准私下行动,派出去的人绝不能少于三人,以防泄密。”
李柏毓听得冷汗直冒,这是单纯的调查研究么?明明是借此机会要把五大寨中的人清洗一遍啊!
其实说到要搞清洗,许琼也是挺冤枉的。他其实也就是随口说说,其中什么分权制约原则啊、保护证人原则啊、自我监督加互相监督原则啊、公示原则等等,前前后后的手段可都是从现代诉讼法里学来的,在唐朝就算是积年的老吏也都不一定想得出来。这便是许琼的思维方式使然了,他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教过:刑事诉讼法中贯穿这一条最重要的隐形原则,那就是对办案人员极度的不信任!如果不是这种对自己人的不信任因素的存在,哪会出来那么多专门的自我约束和互相制约原则?当然对办案人员越不信任,其实也就越体现了国家对于刑事案件的极度谨慎和对公民当事人权利的全力维护了。
“清洗”的结果许琼是一点也没预想到,他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反腐败斗争现象而给李柏毓的这些行动指示原则,到了李柏毓手里还真就活学活用了,直接导致了这一趟“经济普查”经过许琼的批准延期到了三个月,李柏毓的年都是在山寨里过的。
而李柏毓也是有实实在成绩的。第一站青天寨就打响了一场漂亮地反腐败大战役,杀了N多的人,重判了一大批。有鉴于此,李柏毓对连云寨方面的特别行动小分队的计划也提升了关注度,大家留在青天寨总结经验教训,群策群力地重新整理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法人内部反腐败单行条例,虽然当时只有短短的五十多条,日后也没几个人知道,不过却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啊……
后来从前线传回来的战果让几位头领天天汗颜,真不知自己手下会有那么多的蛀虫,而且这些蛀虫多是亲信。至于李柏毓本来带走的那些主管和协办内务的人员,要么留下委以重任主持事务,要么就是关押起来或者直接就地正法了,也有看看势头不对畏罪自尽的,等李柏毓回来的时候带的基本上是全武行,各单位能镇住场面和有威信又不会牵涉经济问题的高手几乎全被许琼和各大香主命令贴身保护军师了,倒是给了许琼一次召开盟中中级以上高手座谈会的绝好机会。这是后话。
李柏毓是个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自然办事态度极其端正,听完许琼的“大致”吩咐之后便立刻告退回去钻研新的知识了,并且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召见几大香主。许琼这边也写了盟主令,亲自画押并且明确通告盟中高级管理人员:盟主的指印是这个形状的……
送走了李柏毓,许琼也没有急着回内院,他找到了久违了的工作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