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太子之子(2 / 3)
武氏一族屡次欲害尽皇族股肱,敝派师长便是有见于此才命臣下等人入王府来日夜守护王爷。身为大唐臣子,当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何须计较一人一派得失?只恐事体重大,属下应付不来误了大事,却绝无退缩之心,请王爷明鉴!’王爷听了沉吟许久道:‘只怕这件事情交给你做了,日后好歹都没个结果,文忠衷心甚笃,却只恐你我君臣永无再见之日。’我答道:‘文忠忠心为大唐国,王爷无须忧虑。’于是王爷便叫我先回去歇息,听令便行。”
说到这里,向二唏嘘不止,许琼端茶双手奉上,向二感动的眼眶都有些红了。
顿了一顿,向二又道:“过了二三天,王爷又召我去密室,同去还有李大哥,李大哥当年是先帝太子府侍卫统领,那时是相王府录事参军,我二人同时到了密室外面,对视一眼,方知道此事决计非同小可,只因我俩一去,相王府的防卫便空缺甚大。不过当时我们都没言语,进去看时,发现里面除了王爷,还有狄相。”
许琼轻问道:“狄相?”向二道:“狄相便是狄仁杰狄大人,他时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许琼稍一错愕,便明白了狄仁杰的官位一般称呼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唐朝的一种宰相官位。向二接着道:“狄相见了我们,便询问我们的出身履历,甚是严格,除我二人外,还有鲁三和齐四,只是当时我们并不认识。鲁三乃是蜀中唐门嫡系子弟,名叫唐燕青,因与当时的唐门大少不和发生争执,一怒之下离家参军,后来被狄相看中,带入京中来。齐四却是个大人物,虽止十六岁,我们四人之中却以他官位最高,时任幽州大都督府司马,我们这几日便是等他来。”许琼听到这里轻“唔”了一声。
向二沉声道:“现下想来,王爷与狄相安排齐四在这里,当真是用心良苦,有齐四在,我们几人底气又硬了几分,再者若无齐四,现下狄相已归天多时,公子要回复身份却又难了几分。他本姓薛……”许琼断然道:“如此定是薛氏的后人了?果然,果然,我正纳闷这渊源何在……”他想的却是骊山老母的事情,骊山老母说许琼与她有些渊源,故而肯现身点拨,如此说来唐代樊梨花的传说却是真的,樊梨花是薛丁山的夫人,薛仁贵的儿媳,同时又是骊山老母的弟子,所谓渊源,其实便是骊山老母与薛家的渊源了。向二也不知许琼是为了什么而恍然大悟的,只是接着道:“齐四名叫薛孟祺,乃是幽州大都督薛讷的儿子,他在这里,自然是王爷找到了薛讷,并且认定了薛讷也是个忠心耿耿的人。”许琼不住点头。
向二顿了顿,接着道:“然后狄相便告诉我们,眼下朝中有位官员,肩负着一项极其危险的使命,这个人由于弹劾狄相不实触怒了武后,马上就被削职回家。当时我们还一头雾水,弹劾了狄相,狄相现在就在这里,难道是派我等取他首级?还是接替他那项使命呢?王爷又道,那官员姓许,名叫许天行。”说着那眼看许琼,见许琼神色如常,不禁心中暗道“我不及也”,然后接着又道:“我们四人便要趁他弹劾之事尚未事发先隐名换姓进入他府内,待得申饬一下,便随他回乡。只不过我们要保护的不是许天行,而是许天行刚刚出生不久的儿子。”
许琼叹了口气,沉声道:“此子便是我许琼了,只不知是何来历?”
向二叹道:“公子,你可猜想一猜想,许天行为了将公子抱入府中,却暗中派人将他的亲生骨肉丢入野外去,如此作为,可还算忠诚否?”
许琼默然不语。
向二又道:“幸好那孩子的事情王爷得知后已着人寻回,命专人善加抚养,可惜先天不足,养到三岁还不会说话,走路也不自如,七岁头上便已不在人世了。”两人相对嗟叹一阵,许琼奉上凉茶,向二继续道:“当时我们三人也大惑不解,便问狄相,是何人如此重要。狄相告诉我们,公子你乃是庐陵王的儿子。公子,时至今日,庐陵王已是当朝太子。”
许琼这回却愣住了,他本来已经想到自己身份一定非同一般,毕竟是个贵人,万一是那个倒霉王爷的儿子也说不定,谁知真就这么猜中了,可惜这结果还不如自己亲爹是个倒霉王爷呢,庐陵王李显可是上任皇帝唐高宗李治的几个儿子里最最倒霉的一个,虽然前后当了两任皇帝,可是一辈子都那么窝囊,死于奸夫**之手,还给国家留下个大大的烂摊子。
向二见许琼发呆,以为他是为自己高贵的身份而震惊了,等许琼面色稍好后便道:“如此我们几人便依约去了许府,先到济源,再迁居灵丘,过往这几年的事情,公子好该知道了罢。”
许琼的脑子里飞一般的转着,足可媲美每分钟7200转的物理硬盘,想了半天,才有气无力道:“如此,现下又该如何是好?”
他本是问自己的,可是心虚烦乱,竟说了出来,向二便答道:“为今之计,便是先回灵丘,与唐燕青薛孟祺汇合后,再进京去,见了相王,由他安排,与太子殿下相认。”
许琼想了一想,斩钉截铁道:“万万不可!”
向二大吃一惊,这么个好事到了许琼竟然“万万不可”了,小家伙脑子里都是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