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2 / 3)
在膝上,动也不动如同雕像一般,只看着窗外,连自己进来都未曾察觉,只得又退了出去,对着旁边招了招手,片刻有人上来将灯笼点着,林剑澜方眨了眨眼睛,见唐子慕蒙着斗篷,身上破衣烂衫的站在门口,不禁笑道:“唐兄怎么这副打扮?”
唐子慕道:“人在丐帮,身不由己嘛,总不能总是一副一尘不染的样子。”林剑澜心知他借此与丐帮中人套近乎,也不说破,道:“我出了些意外,因此让小侠先过来找你,后来事情处理完了,想到反正要同你商量,就自己赶了来,你可见到小侠了吗?”
唐子慕摇摇头道:“不曾见过,你和他分别是什么时候从洛阳出发?”
林剑澜想了想自己与年小侠出发的时间原也不过差了几个时辰而已,不禁一笑道:“是我失策了,我日夜不分的赶来,想必倒要比他快一些,唐兄不妨日后嘱托一些人手替我打听一下,小侠到底是丐帮的人,他来了长安,恐怕也会先去丐帮找你。”
唐子慕道:“这个自然。”便将自己从身上这堆破烂里挣脱了出来,林剑澜一看不禁哑然失笑,道:“唐兄也不嫌热。”原来唐子慕甚是注重洁净,那烂衣服下面仍是规规矩矩穿着素白衫子,道:“林公子既然自己来了最好不过,我手边也实在找不到特别信得过的人送信。回长安之前,我已派了得力的干将先行去各个王府中打探了一番,自己回来后又一一拜访过,据他们回报和我自己观察所得,并没有林公子猜测之事。还有些偏僻之地的,他们就更不必说了,连有些牵扯都会让他们心惊胆战、惴惴不安。”
林剑澜沉吟道:“这就怪了……洛阳你的府邸唐兄可去过么?”
唐子慕道:“那四位兄弟平日与我同吃同住,应该不会。”
林剑澜道:“事到如今,不得不多做考虑,能确保最好,若是连你都打探不出来,想必城府极深,以后恐怕是唐兄的劲敌。”
唐子慕顿了一下,道:“若真是弟兄中有这等人,我只会高兴,虽然手段我不赞同,然而毕竟李家后代中还有几个有血性的人。对了,林公子请跟我来。”
林剑澜跟着他走了一会儿,却是一处书房,看书房中摆设不禁小吃了一惊,旁边书册满地都是,凌乱之至,正中则是一个沙盘,凝神望去上面密密麻麻,不同颜色的小旗插在其上,虽然粗糙,却也能看出南方一处湖泊附近几座城郭,俱被蓝色旗子插满,另有红色旗子零星分布在蓝旗周围,而周边稍远的地方有些黄色旗子,虽然数量不多,却呈包围之势,黄旗最密集的地方则是长安洛阳一带。
林剑澜怔道:“这……”
唐子慕略微一笑,道:“这便是现今的太湖情势。蓝色旗子便是袁行健所领的叛军,数量庞大,然而战力有限,但是却有个官兵无论如何也比不了的优点。”
林剑澜道:“官兵死伤,便要从别的地方征调,路途甚远,而他们却是打到哪儿都可就地招人补充军力。”见唐子慕点了点头,林剑澜又道:“还有一点,便是袁行健,我想唐兄应对此人并不陌生,文韬武略,更兼武功超群,有他统领,即便民兵的战力只有八成,他却能发挥出十成来。”
唐子慕道:“还不止这些,你可注意到这些零星红旗了么?”
林剑澜道:“若我所料不错,黄旗代表官兵,这红旗,恐怕就是江湖力量。”
唐子慕道:“先祖开国,也没少从绿林之中借力,很多开国功臣原就是江湖中人,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一旦建国,这原本帮助了自己的力量却又为自己所忌惮,你们都说我祖母建立御寇司不好,其实是冤枉了她,御寇司早在开朝之初便有了,只是那时行事低调,并不在江湖中出名罢了。到了我祖母临朝,自不要说外面,就是京畿周边都有很多心有不满之人,御寇司这时才派上了用场,慢慢又广招高手,才弄到今天这个地步。”
林剑澜听他说起原来御寇司是唐朝的开国皇帝所创,心中大不以为然,看唐子慕倒也能实话实说,似乎也颇不赞同,顿时对他好感又多了几分,又听唐子慕道:“现如今这局势,红旗虽少,却是战力最强,也最为可怕,据我所知,除了匡义帮、少林寺、蜀山,倒有大多数掺合了进来,江湖中人良莠不齐,我只怕他们其中未必有多少人是真正存着为民请命的心思。”
林剑澜道:“幸而唐兄在丐帮,若是丐帮也加了进来,那才叫糟糕。”
唐子慕笑而不语,又将长安洛阳一带的黄旗尽数拔出,都插在江南一带,方抬头道:“过不了几日,恐怕就会变成这样。”
林剑澜道:“朝廷到底还是决意派兵了么?只是居然在帝都附近能聚集这许多兵团,倒是我未曾想到。”
唐子慕道:“说来也巧,只是因为与突厥和亲,大军只得暂时撤离边境,这许多将士,无论安置在哪一道,恐怕都不合适。再说突厥人野蛮狡诈,常常言而无信,若是他们突然反悔,我们没有应变恐怕又会措手不及,因此大军尚不能分遣各道。”
林剑澜道:“如果可能,当真不希望这三股力量汇战江南。只是事已至此,我总觉得,凭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