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回天运斗化潜龙(2 / 3)
立刻像陀螺般旋转。
武仙不敢接近半步,猛然大喝:“好一招‘卷龙飞麟’!你这小子果然会使罗家枪法!”莫斌对他毫不理会,头也不回地说道:“曹将军,请快快离去,我在此处挡住他!”曹将军步出草堆,摇头道:“我不会独自走的,更何况我受伤不轻,跑不了多远,始终会被他追上的!”莫斌大急,知道他所说的也有道理,于是又说:“那你先进屋去,我随后赶来。”
曹将军淡然笑道:“不忙,我还有话要相问。”他望着武仙道:“武仙!金国已灭,你不逃命安身,却率众前来袭击,这是为何?”武仙大笑一声,戛然而止,说道:“大家都是武将!你今日难逃一死,我也不想你死不瞑目!你‘蜀将军’曹友闻英勇精忠,用兵如神,四川如得你驻守,有若金城汤池,牢不可破。所以你一日不除,西路难破,蒙古可汗吃不安寝,更莫论挥军南下了。”
曹将军仰天狂笑,激愤之情溢于言表:“想不到堂堂一名金国大将,国家遭灭门之祸,不思报国复兴,居然投靠敌国,向蒙古异族摇尾乞怜,甘心沦为亡国奴!可耻啊可耻!”
武仙不怒反笑道:“哈哈!你曹友闻忠心爱国又如何?最终得到的还不是奸臣的排斥,主上的猜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身处乱世忠字何谓?一黄土罢了!”笑声中带着七分无奈,三分凄凉。曹友闻“哼”了一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要杀便杀吧!”
武仙一笑道:“好!好一名宋将!”不知是钦佩曹友闻忠义爱国,还是取笑他愚忠误国。莫斌见武仙执刀冲来,大急道:“曹将军!快进屋子!”曹友闻捂着伤处,摸着门径步入屋内,却听武仙在屋外大叫:“好小子!好小子!这招‘龙卷狂沙’虽然威力不及孟翔使出的十分一,但形神犹在,余威慑人,确实不容忽视!”
曹友闻站在屋内柴堆旁观战,却见莫斌门户紧守,大开大阖,奇招突进,不由暗赞他年轻有为,出类拔萃。
又听武仙喝彩道:“‘猛虎出笼’!优于近攻,以攻为守!”一会又喝道,“这是‘鹰扬地击’,可攻可守,灵动百变这叫‘横扫云岭’”他跟孟翔大大小小的交战过十数次,几乎每战皆败,可谓吃尽罗家枪法的苦头,他曾对此枪法苦心钻研,此时虽无破法,闪避却是有余,一见莫斌似是而非的使出来,是以基本上都可以说得出招式的名堂。
武仙见莫斌使出“飞蝶翩舞”之际,同时踢出“齐天三腿”,不禁诧异地叫道:“啊哟!这招‘枪脚并用’高明得很,却是什么名堂?”莫斌道:“什么‘枪脚并用’?我只记得枪法招式,不知道招名!好!交手到此为止!”说毕,闪身跃到屋里,两手把门一关,挺戟紧守门侧。
莫斌凝视前门,小声说道:“曹将军,你藏身于柴堆后面,待我把武仙诱至内室,尽量拖延,你便借机逃去。请万勿推迟,以免冷却我等小辈精忠报国之热情!曹将军请放心,小辈定然留下小命,以便为振兴国家略尽绵力!”
他身为现代人便应遵守史实的规则,不得篡改历史,至于精忠报国云云纯系托词。大家都是中国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俗话说“手心手背皆是肉”,理应一视同仁,无分彼此,岂可以民族作为爱护人民的衡量的标准?他不会助宋抗蒙,也不会联蒙打宋,宋朝的灭亡不是他要关心的,人民的生死存亡才是至关重要。他见曹将军悲愤痛心,无所行动,不由出言催促。待曹将军藏好后,莫斌打开屋门,手执方天戟守候在门后。
武仙在外向屋内看,只不见人,以为他们从后门逃去了,于是扬刀朝门面便是两砍。莫斌乘机跳了出来,与武仙交手几招,便急往内室冲去,他假装大声:“曹将军快朝后门走,我在此当他一阵!”回头转身,猛冲浑刺,只攻不守,招式之狠毒,似与敌人同归于尽。武仙被他阻着去路,不由大怒,舞起大关刀朝莫斌胸前横斩,前番较量他不过是为了引出莫斌的枪法招式,才不施以杀手,这时却不留情了。
莫斌掠过方天戟来挡,只闻“铿”一声,兵刃相交,响震茅屋。莫斌两手一软,方天戟应声掉地。武仙反手执刀,顺势一拉,把莫斌的胸口割出一个半尺长的伤口,顿时血涌而出。莫斌紧咬牙关不发一声,不防被武仙横出一脚,撂倒于地,但闻“嘭”一声响动,一块碧玉从莫斌身上滑了下来。那碧玉便是完颜兴所说的“碧寒林”,平常挂在莫斌胸口,刚才被大刀一割,绳子一断便掉了下来。
武仙正欲加上一刀,把莫斌就地解决,这时望见那块碧玉,似觉眼熟,捡起一看,不由惊愕,问道:“这,这块碧玉你是从何得来的?”莫斌顺口答道:“我家传的又怎么样?”武仙拿着碧玉愣了良久,突然纵声狂笑:“你说家传的?哼!那你不就是大金国什么皇族世子?哈哈大金国已成历史,即便你真是太子殿下,我也不会饶你一命!”
莫斌乘他分心,捡起方天戟横扫其下身,上挑其面门,随即就地滚开,猛然冲进内室。这茅舍也算宽敞,进到内室居然还有三个房间,莫斌流血不止,脚步踉踉跄跄,慌不择路,闯到一个小杂物房时已有些神志不清了。他一不留神踢到门槛,冲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