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黄飞虎出五关(2 / 3)
等等,五花八门,让鲁雄不胜其烦,可是鲁雄知道二人甚会搬弄权术,在纣王面前说话极有分量,自己年纪大了,可以不管不顾,但却不能不为自己的子侄、家人考虑,是以一路上小心的对二人陪着小话,耐心的安抚二人,后来鲁雄实在受不了二人的吵闹,在出了潼关时,为二人订做了一个封闭的大篷车,买了数名舞妓,又让军需官专门为二人准备了酒肉,让二人居于篷车之中,让舞妓陪着二人玩耍,别说这招真好使,费仲、尤浑二人自此每日呆在篷车里喝酒玩闹,再也不找鲁雄的麻烦了。
安抚了费仲、尤浑,鲁雄终于能专心带着大军前行了,大军历经两月有余,终于来到了岐山,此时时节已近中秋,鲁雄在岐山脚下安营扎寨,派出众多探子,打探西岐方面的动静,鲁雄原以为朝歌大军来到,西岐定是励兵秣马,业阵以待,可是据探子回报,西岐城四门大开,城墙之上只有少数守军,有些胆大的探子见西岐毫无异状,便进了城里走了一圈,也见城中车水马龙,商贸买卖,甚是繁华,西岐军民好像根本不知道朝歌大军兵临城下一般,鲁雄对探子的回报作了一番分析,不由的陷入了沉思,十万大军压境,西岐不可能一点不知道,可是西岐毫无防备,难道西岐真反意,可若无反意,姬发为何自立为王,任用姜尚改革军政,又收容黄飞虎等朝歌叛臣,难道只是为黄飞虎叫屈吗?鲁雄想不明白了,遂放下思考,在各个大营巡视了一番后,和衣而卧,准备明日亲自到西岐城找姬发问个明白。
鲁雄糊涂了,可是西岐姜尚却没糊涂,早在鲁雄大军刚刚开拔,西岐派在朝歌的探子就将消息传了回来,特别是听到随大军出征的还有费仲、尤浑二人,西岐各路将领纷纷请战,特别是文王的数十位习武的儿子,更是冲在最前面,西岐军民都知道,费仲、尤浑二人乃是佞臣,却是文王于朝歌之中多受二人欺辱,而文王长子伯姬考又是死在二人手中,文王有百子,半数习文,半数习武,习武之人血性最浓,见仇人送上门来了,这辱父杀兄的大仇如何能不报,是以人人请战。
姜尚看着众人积极请战,深感激动,将军驰逞沙场,不畏强敌,方可保家卫国,如此人心可用啊,眼下西岐经过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政治清明,军事强硬,经济繁荣,粮草充足,足以支持与朝歌之间的斗争,老师元始圣人也曾说过,凤鸣岐山,合该西周取得政权,天数早定,借此人间朝代更替,消弥天地杀劫,补偿洪荒气运,以候封神,争斗之时,自会有高人前来相助西岐,让自己大可不必担心。
姜尚慢慢思索着,慢慢的平复了激动的心情,也下定决心要与朝歌一战,只是朝歌十万大军压境,稍有差池,便是一番刀光剑影,死伤无数,自己虽然被文王托孤为相,执掌军政,这政事吗,看西岐这些年的发展就行了,不用自己细说,百官、百姓有目共睹;这军事吗,却是西岐一向无战事,自己不曾有施展的机会,正好借这十万大军,巩固一下自己在西岐的地位,压制一下反对的声音,是以,这仗要打,不但要打,而且要胜,要完胜才行。
姜尚细细的向黄飞虎了解了一下鲁雄的情况,特别是鲁雄带兵的习惯,静静的看着西岐地图,最终把目光落在了岐山之上,脑筋飞快的转了一番,立刻有了主意,他把所有的请战将军都安抚一番,让众人都回去耐心等待,自己定不负众望,一定会让众人看场好戏,劝退了请战的将军,姜尚又让兵士自岐山山顶修建了一个祭台之后,便再无动静,甚至城防都不曾增加一人,直闹的众将军一脸狐疑,却是不得答案。
就这样西岐等了两月有余,终于等到了鲁雄大军的到来,在鲁雄大军安下营盘之后,姜尚笑了,这鲁雄果然与自己如料的一般,在岐山脚下安下营盘,如此,该你鲁雄当亡,就别怪姜尚心恨了,当晚姜尚先是严令西岐军队无令不可出营,又让军需官给守护四城的兵将放下一领棉衣,一顶斗笠,以做备用,众将士不知丞相何意,也不敢问,静静的收了。
忙完了一切,姜尚找来黄飞虎交待了一番,让他亲自带兵严守四个城门,自己却带着大将南宫适和几百名亲兵悄悄上了岐山山顶,山顶之上早有修好的祭台,姜尚来至祭台之上,手持一柄利剑,散开了头发,望着昆仑山方向下拜,口中念念有词,向元始圣人祈祷,接着布七星罡斗,行五行玄术,念阐门灵篇,撒玉虚符水,姜尚在昆仑别的没学会,对五行遁法和五雷正法学的可是齐全,这五雷正法虽不入仙道,却可呼风唤雨,待念动口诀之后,天空中不知从何处飘来一片彤云,把岐山罩的严严实实,霎时间狂风大作,吼树穿林,随姜尚前来的亲兵感到双眼都难挣开,这风越刮越大,慢慢的竟然让人感到彻骨生寒,最后竟然飘飘荡荡落下雪花来,这雪越下越大,有如鹅毛般潇潇洒洒,密密层层,天气也越来越冷,呼啸的北风,伴着鹅毛大雪,有如寒冬三九一般。
姜尚的亲兵俱穿着棉衣,戴着斗笠,不畏严寒,可鲁雄的十万大军却是铁甲单衣,那里受得了如此严寒,刚开始还能生堆火烤一烤,可是随着风越刮越大,雪越下越大,火堆都让大雪给浇灭了,十万大军再也支持不住了,而且鲁雄扎营在山脚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