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一章劝好说和冷文华引经据典(1 / 4)
吃完早饭,老太太轻轻放下了碗,说道:“老三来了,文华也赶来了。人到齐了。大家吃过早饭,过一会儿到我起居室去好了。我现在要去看看麟儿。你们慢慢吃吧。”说完,就站起身离开了。
走进池玉屏的客厅,看见珏儿等侍女和奶妈们在吃早饭,老太太就问道:“我的宝贝静宜吃了没有啊?”
只听得叶静宜在里面张家麟的养育房里说道:“奶奶,我已经吃过了。你进来吧。”
听了这话,老太太就走进了张家麟的养育房里,看见叶静宜正在给麟儿喂奶,就走过去,坐在了她的身旁,问道:“你自己胃口好吗?奶水足吗?你自己可要多吃点儿东西,孩子和你都需要营养的。”
叶静宜笑着说道:“奶奶,我胃口蛮好的,吃了一碗粥,还有一个馒头。还要吃鱼肝油,营养够了。”
叶惠容和池玉屏两个人走了进来,看见老太太在里面,就都板着脸喊了一声“娘”。
老太太看见她们俩走进来了,就指着旁边的凳子,说道:“你们都坐。”又看着她们两个人的脸,说道:“你们俩饭还是要好好吃,心里也不要气。尤其是惠容,脸色又黄又灰。我也没有办法,养大了他人,没有养明白他的心。他喝了酒一冲动,哪儿还会想到让我怎么做人呢!哪儿还会想到我怎么向你们交代呀!”
看见两位娘都是郁郁不欢的,叶静宜就说道:“娘,你们就别再生气了,自己身体要紧。这几天,我看奶奶实在是太辛苦了,既要气恨爸爸不争气,又要安慰你们两个人。你们就体谅奶奶,不看神面看佛面。”
叶惠容轻声说道:“多丢脸!为了这种事情兴师动众地开家庭会,传出去了多难听!”
冷文英和冷文华姐妹俩也已经走了进来。听了叶静宜的话,冷文英说道:“娘,嫂子,我看静宜说的对。你们都不要太生气了,还是身体要紧。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只是没有说出来罢了。”
听了冷文英的话,池玉屏就有些眼泪汪汪地看着冷文华,说道:“妹妹,你说他这个人还像样子吗?我跟姐姐两个人都以为他有高血压,总是照顾着他。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暗地里一下子就好上了两个,还跟外面的那个女人生了个孩子出来了。难道我不能生养孩子吗?我也已经为张家生养了两个儿子了,我生养的儿子现在也已经生养了儿子了。你们说,他凭什么还要到外面去乱搞?我跟姐姐两个人到底有什么不好?是没有遵从三从四德了,还是没有尽到做女人的责任了?”
看见池玉屏满肚子的委屈,冷文华就说道:“嫂子,我以为还是静宜和姐姐说的话是对的。你们可千万不能气坏了自己身体。为了这种事情,气坏了自己身体不合算。昨天半夜里,我都已经睡着了,突然娘打来电话,跟我说了这件事情。我简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还跟娘说,这种事情是要有证明人的。娘说这件事情老四是从头至尾都知道的。老四就是证明人。放下电话,我就在心里想,这老四怎么就这么糊涂呢?这么重要的事情,他怎么可以隐瞒呢?家里的总管,不就是娘和嫂子的膀臂吗?他也实在是太是非不分了。嫂子,我嫁过来的时候,我娘就提醒过我的。我娘说,嫁给大户人家做媳妇,有嫁给大户人家做媳妇的难处。嫁给小户人家做媳妇,有嫁给小户人家做媳妇的难处。嫁给一个能干的男人做女人,有嫁给一个能干的男人做女人的难处。嫁给一个不能干的男人做女人,有嫁给一个不能干的男人做女人的难处。其实难处都是有的,只是大同小异,都是乐中有苦,苦中有乐。在这个世界上,谁能够说我嫁了一个十全十美的男人呢?以我的体会,人生就是这样,福福祸祸,祸祸福福。说到底,谁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就拿我们娘来说吧,才二十多岁就守了寡了。这可是多沉重的打击呀!这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呀?接下来叔叔婶婶也接连离开了。日子肯定是越发地艰难了。可是结果你们都看见了,四个儿子哪一个长得不如人家的?没有一个缺胳膊少腿的,还要比别人家的儿子长得高大,体面。日子还要比别人家过的好。嫂子,你们的年龄都要比我大,是我的姐姐。你们懂得的道理比我多。人生的难处你们也要比我体会得多。可是现在,我这个小妹妹要奉劝你们,想开些,别憋在心里。气极伤心的道理你们都是懂的。事情既然已经出来了,再不高兴也没有用。我记得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在他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现在回想起他的话来,我觉得他的话真是太有道理的。我以为,作为一个家庭,幸福的时候是应该值得高兴的。可是要是碰到了不幸,我们也应该要正确面对,解决不幸。要是让不幸总是折磨着自己,那是最不应该的。嫂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希望你们都能够高兴起来,别太把它当一回事情。身体可是自己的。为了这种事情而不高兴,而伤害自己的身体,不值得,犯不着。错的不是你们,你们何必为难自己、伤害自己呢?你们照样还是寻找乐趣自由自在地过自己的日子。嫂子,你们高兴了,娘才能够高兴起来呀!娘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