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生命垂危母子俩跪求郎中(1 / 4)
玛丽亚却轻声说道:“肇基,汤姆士的诊断是不会错的。他可是我们皇家医科大学的博士,很有本事的。宝贝,你知道什么叫伤寒吗?伤寒这种病要是得不到及时治疗是会死人的。全世界因为这种病而死的人多了!我们英国以前就流行过伤寒病,死了好多人,整个伦敦城都恐慌了。我不骗你的。宝贝,你真的不能这么靠近我,不然的话,你会被传染上的!”这么说着就想要坐起身来,却究竟没有力气,躺了下去。
张肇基赶紧说道:“姨妈病了,我不怕!我就要陪在你身边。姨妈,你想要做什么,我来帮你。”
听了张肇基的话,玛利亚凄苦地笑了笑,说道:“宝贝,你扶我去解手好吗?我实在爬不起来。”
张肇基二话不说,抱起玛丽亚走进了盥洗室里,侍候她解手。
玛丽亚却是究竟病得厉害,手脚又有些发抖,连一张纸也捏不住。
张肇基就说道:“姨妈,你不要自己动手,我来好了。”就一只手扶住了玛丽亚,一只手替她清理干净了,穿好了裤子,又抱着她回到房里,让她躺下了。
玛丽亚红着脸,看着张肇基,轻声说道:“肇基,你可真是什么事情都愿意为我做!”
张肇基说道:“姨妈就是我的娘。我娘病了,我应该这么服侍她。姨妈病了,我也应该这样服侍姨妈。”
玛丽亚笑嘻嘻说道:“肇基,你可真好!你可真是比我亲生的儿子还要好。”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玛丽亚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太阳下山的时候,奔走了一天的沈素珍带着郎中医生急匆匆地赶回来了。
经过郎中医生的把脉诊断,玛利亚确实是得了伤寒症。开药方前,郎中医生说道:“我给你们开个方子。你们务必要抓紧时间及时抓药,药煎好了以后,马上就给她喝。从今天起,每天起码要喝两顿煎药,要喝到发表解寒,大汗淋漓,那就是见效果了。”
听郎中医生也说玛丽亚是得了伤寒症,沈素珍就急得哭了起来,扑通一声跪在了郎中医生面前,痛哭流涕地说道:“先生,姨妈的病恐怕是被你说准了,可是你无论如何要给她用好药。钱你不用担心的。看好姨妈的病最要紧了。她可是我们一家人的大恩人。郎中医生,你千万要救救姨妈的命!“张肇基也跪了下去,一边朝郎中医生磕着头,一边说道:“先生,伤寒症这病我知道的,弄不好是要有生命危险的。先生,请你无论如何竭尽全力,救救姨妈!”这么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郎中医生笑嘻嘻说道:“你们不用着急。我既然来了,就会竭尽全力治愈她的病的。况且她的病才刚刚开始,不算沉重,是能够治得好的。关键是要每天两顿按时服药,还要多喝开水,让她出汗,千万耽误不得。我每隔三天来看一次,给她诊病用药。你们都起来吧。我要开药方了。”说完就从手提的藤条箱里拿出了纸笔,略一沉思,挥笔而就地开出了药方,递给还是趴在地上的沈素珍,说道:“大嫂,请起来吧!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去抓药煎药,马上给病人喝下去,千万耽误不得。”
沈素珍站起身来,接过药方,连声说道:“知道了,先生。谢谢先生!麻烦你赶了这么远的路过来看病。三天后,我在这里等你。请你一定按时到来。对不起先生!我不能陪你了。我这就去抓药,煎好了马上就送来给她喝。要不药铺就要关门了。不能耽误治病。千万对不起!”这么说着就急匆匆离开了。
看见沈素珍就这么急匆匆抓药去了,郎中先生就看了看玛丽亚,又看了看张肇基,问玛丽亚说道:“太太,这孩子是你什么人?你可千万不能把病传染给了他。他还年轻,”
玛丽亚轻声说道:“先生,这孩子就跟我儿子一样。我一定会注意的。先生,你看我的病会好吗?”
郎中先生说道:“太太,据我诊断,太太此病从表面看来是淋雨所致,其实早就已经有了,只是没有发出来而已。淋了雨以致寒邪攻心,内寒外寒郁结于内,不得散发。此病关键是要温中补里,通经活血,发表泻寒。我的药方里已经用了这方面的药了,服用以后,定然会见效的。倘若你们想要此病去得快,须要辅之以烈酒擦身,以便疏通经脉,活动筋骨,驱散寒热,通络发表。太太,这就是我们中医所说的内外兼治。用烈酒擦身也在按摩身体,可以活动肌肉筋骨,同意可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听了郎中先生的话,玛丽亚轻声说道:“先生可真是神医了。病情恐怕真如先生所说的。我这几天是有些不舒服,头疼微寒,昨天晚上淋着雨赶回家里,就觉得肚子更加疼了,后来就开始发高烧了。”
郎中先生笑嘻嘻说道:“太太,请休息吧。我告辞了。”说完就态度和蔼地告辞离去了。
当天晚上,沈素珍就拿来了熬好的粥和药,侍候玛丽亚喝下去了,又陪着玛丽亚说起了话。
趁着这个机会,张肇基就悄悄奔回去,从自家开的店里拿了两瓶烈性酒回来,藏在了外面客厅里。
半夜时分,沈素珍看见玛丽亚睡着了,就关照了张肇基几句要他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