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操持寿庆老太太鸡鸣起身(2 / 4)
了。”这么说着,老太太就转身朝着后天井东边走过去,一边走一边还问道:“那些从四马路鸿运楼请的几位厨师师父什么时候到啊?”
张肇泰紧走几步赶到老太太身边,说道:“娘,我都安排好了。我给他们订了包车。包车会到他们家里一个一个去接的。最晚不会超过九点,他们就会都到的。待一会儿,我会到大门口去迎接他们的。”
听了张肇泰的安排,老太太似乎就放心了,就一边转身,一边说道:“好了,你去吧。这几天你就多费心吧!我去看看你们三嫂。”
张肇泰连忙说道:“娘,这是哪儿的话。我是应该的。大哥生日,忙活些,我高兴。”
“好!那你就辛苦吧,反正他也是最喜欢你的。”这么说着,老太太就走出了厨房,来到了后天井。朝着东边马厩的方向走了过去。
刚走到马厩边上,就看见冷文华和信儿两个人,在灯光下,一个在里边,一个在外边,各人手里拿着一只长柄的刷子,在给马儿梳理着毛发。
“文华,你们来啦?”老太太站停了身子,朝冷文华这么喊了一句。
“娘,你怎么来啦?我们是刚到的。”冷文华看见老太太来了,赶紧这么说了一句,走了过来。
看见老太太来了,信儿赶紧从里边走出来,毕恭毕敬地站在了老太太跟前,说道:“老太太早!”
看见信儿这么懂礼貌,老太太就朝他笑了笑,说道:“哦!信儿,今天早上是什么时候起来的呀?”
信儿看了冷文华一眼,说道:“老太太,是三点钟的样子,太太把我喊起来的。”
老太太走到信儿身边,抬起手来,摸了摸他的肩膀,又摸了摸他的手臂,说道:“这孩子一下子就长得这么高大了。身子还挺结实的,像个大人的样子了。”
冷文华走到老太太身边,笑嘻嘻说道:“娘,你说他的身子会不结实吗?地里的活儿不让他干可他偏偏要抢着干,说是学会了地里活,一辈子都不会挨饿了。每天早上鸡叫头遍的时候,他就要起来练武打拳,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一年四季没有一天不练的,说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哦!在我身边的时候,我是看见他练过几次的。怎么到了乡下倒是反而大练起来了?这倒是好事情。我来发动,你做师傅,也教教其他孩子。看家护院是需要的。”老太太笑嘻嘻说道。
“老太太,我这功夫只是三脚猫,教不得别人的,自己锻炼锻炼身子还可以。”信儿谦虚地这么说道。
“对!娘,信儿的功夫只能自己锻炼身体,教不得别人的。”冷文华帮着信儿这么说道。
老太太笑嘻嘻看着冷文华,说道:“怎么?你是怕我把他从你身边重新要回来?不会的。你就放心吧,我知道的,你那儿也是少不了他的。我是想在他每次来的时候教孩子们,让他们都锻炼身体,看家护院。我会安排的。”这么说着,就挽住了冷文华的手,说道:“走!我们到前面去。”
看见老太太跟冷文华走了,信儿就说道:“老太太,太太,走好。”就又开始侍候起马儿来了。
搀着手,一路说着话就来到了后客堂前面的走廊里,看见玉儿和瑜儿两个人落在了后面在说话,老太太就轻声问冷文华说道:“那个孩子怎么样?忠诚可靠吗?我是说那个信儿。”
冷文华点了点头,笑眯眯,也是轻声说道:“娘,可靠,忠诚,一点一划的,懂规矩。”
“这样就好了。我是在想你们沪生叔叔和兰英婶婶的年龄都大了。到时候,你也总得要有个帮手。要是可以培养的话,你就培养培养吧。再说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肇郛要让他再回乡下去,也已经不可能了。从今往后,这乡下的事情也就只能依靠你了。”老太太盘算着这么说道。
看见老太太这么说了,冷文华就顺水推舟地说道:“娘,你怎么吩咐,我就怎么做。我没有意见。”
快要走到佛堂门口时,老太太站住了说道:“不过这样一来,就要害得你们夫妻分居了。”
“娘,我们又不是新婚夫妻,不讲究的。”冷文华这么说了一句,就继续朝着前面自己屋子走了过去。
看着冷文华的背影,老太太对玉儿和瑜儿说道:“走!我要念佛去了。”
“老太太,你可真勤勉哇,今天这种日子还要做功课?”玉儿走上来这么说道。
老太太笑嘻嘻地说道:“这你们年轻人就不懂了。越忙越要念佛。这叫心诚则灵,懂吗?”
瑜儿笑嘻嘻说道:“好!好!好!那你就心诚则灵吧。我们陪你去就是了。”
这么说着,老太太就在玉儿和瑜儿的搀扶下,脚步轻巧地向东转了个弯,沿着走廊又走了几步,朝着佛堂走了过去。
说起佛堂,这可真是张肇基对母亲沈素珍的一片孝心的一个象征。当年由于突然失去了丈夫,老太太心里总是象堵了块疙瘩似的,整天哀哀怨怨,哭哭啼啼,逢人便说是自己的命硬,以至使得丈夫早年殒命,儿子幼年丧父。就这样,后来在几位热心人的引导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