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端出打算老太太语惊四座(3 / 4)
样还看不出来。”
老太太说道:“姨妈,文洲读书像翰祥和他爸爸不是蛮好吗?也省了你不少精力。你看翰祥多好,文质彬彬,一肚子学问。我们家里就是缺少这种文化人。翰祥的学识文化如此深厚,看来当初亲家公亲家母培养翰祥是不错的,到底是培养出了一个大学教授。”
杨翰祥却抚摸着杨文氏摸住他手臂的手,笑嘻嘻说道:“老太太,不是的。当初培养我读书的是嫂子。”
大家听了立刻就惊奇得异口同声地“啊……”了一声。
杨文氏笑嘻嘻慢悠悠说道:“老太太,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嗨!我进门的时候,翰祥还小。家里也并不富裕,兄弟姐妹又多,家里吃饭的人有十几个,培养了他哥哥翰儒读大学,就没有能力再培养其他人读大学了。可是翰祥跟我说想要读书,要像他哥哥一样读大学,怎么办呢?我就只能说通了公公婆婆,把我出嫁的时候我父母给我压箱底的钱拿出来,让翰祥读高中读大学。”
听了杨文氏的这番话,老太太看着她,微微摇了摇头,说道:“真是不简单!嫂子把自己新嫁娘压箱底的钱拿出来给小叔子读书,我可从未听说过。”
张肇基看着杨翰祥,笑嘻嘻说道:“翰祥,看来你这嫂子好像并不单单是嫂子啊!”
杨翰祥笑嘻嘻说道:“亲家老爷,家里当时确实是已经没有能力培养我上大学了,就连高中都不想让我读了。我就跟嫂子说了想要也跟哥哥一样读大学的想法,结果嫂子就同意了。是嫂子鼎力相助,我才能够圆了上大学的梦。嫂子确实不仅仅是我的嫂子,我所以对嫂子感恩不尽。”
老太太看了看杨文氏,又看着张肇基,说道:“说起文家,我倒是知道的,书香门第,诗礼之家,一门学儒。看来姨妈是把文家的良好风气带到了杨家,培养出了翰祥这么一个人才。”
杨文氏满面喜欢地看了看杨翰祥,慢悠悠说道:“老太太,关键还是翰祥自己想要读书。我的那一位是大学毕业的,翰祥就说将来要像哥哥一样也是读大学。他的理想如此,我岂能拂逆了他的心呢?再说了,翰祥向来读书很好的,那我就不能埋没人才,应该要帮助他了。我可是他的嫂子呀!”
张肇基笑嘻嘻看着杨文氏,说道:“长嫂当娘,一点儿也不错。姨妈真是既做嫂子,又做娘。”
杨文氏笑嘻嘻说道:“翰祥要读书,我就应该支持他。再说了,家里读书好的人是多一个好一个。”
老太太看着杨文氏,笑嘻嘻说道:“姨妈,你能够把你压箱底的钱拿出来供翰祥读书,这说明你的心胸非同一般。一般的人都做不到像你这样的。”
杨文氏看着老太太,笑嘻嘻说道:“老太太,其实我那些压箱底的钱哪儿够呀?我还问我爸爸妈妈要了一些,才使得翰祥能够安心读书的。翰祥聪明,我做嫂子的总不至于耽误了他的前程。”
杨翰祥笑嘻嘻说道:“我哥哥问过我好几次钱哪儿来的。嫂子不让我说,我就没有说,就怕哥哥会不高兴。大学毕业了,我就不怕了,才告诉哥哥了。哥哥其实也没有说我什么,就叮嘱我要爱惜嫂子。”
老太太又笑着说道:“姨妈,我听说翰祥跟玉如的婚事也是你拍板定下来的?又是你一手操办的?”
杨翰祥立刻说道:“对!老太太说的一点儿也不错。我跟玉如的婚事是嫂子拍板定下来的。说心里话,我是蛮喜欢玉如的,可就是觉得心里有些没有把握。我父母那时候年龄已经大了,是嫂子当家。哥哥又还没有自己独立的事业。家里的境况还不怎么好。我就有些担心。嫂子却把我叫进她房里,问我心里怎么想。我就把我心里的想法对嫂子说了。嫂子却说你不用想这么多。我就问你喜欢不喜欢他们魏家的玉如姑娘。我就老老实实地说喜欢。嫂子就笑了笑说知道了。可是没有想到,事情居然就成功了。”
老太太看着杨翰祥,说道:“翰祥,你是大学生,玉如长得很不错,可谓郎才女貌。本来又是远亲近邻的,我们也就商量好了,淑英和蕙兰两个人出面做红娘,成就你们的好事情。可是没有想到,姨妈会把婚事办得那么风光。这可是出乎我们意料之外的。”
杨翰祥看了看老太太,又看了看杨文氏,红着脸说道:“老太太,说起我娶玉如结婚用的钱,我可真是觉得汗颜。那可是嫂子千方百计拆东墙补西墙弄来的钱。风光的却是我。”
张肇基有些不解其意地看着杨翰祥,问道:“什么拆东墙补西墙弄来的钱?我可听不懂。”
杨文氏笑嘻嘻说道:“不说了!不说了!翰祥的婚事办好了,孩子也有了。我最大的心事也就了了。”
老太太看着杨文氏,笑嘻嘻说道:“我看那时候翰儒尚未事业有成,翰祥又是大学刚刚毕业。杨家还不怎么好。姨妈又要面子,肯定费尽心机,动了不少脑筋。”
杨文氏终于红着脸,笑嘻嘻慢悠悠说道:“老太太,不瞒你们说。你们那时候商量了以后,决定把玉如这么好的一个姑娘许配给我们翰祥。我的心里可真是很高兴的。不过我那时候的困境,你们恐怕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