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将心比心老太太善待下人(1 / 4)
再说老太太在玉儿搀扶下,回到了自己的大客厅里。
蔡淑英、魏玉如和徐蕙馨等人也已经在瑜儿和珏儿的侍候下洗了脸,洗了手,等候着老太太。
老太太也就在旁边桌子上放在的脸盆里洗了脸洗了手。亲戚们却经过一番谦让,在桌子旁坐下了。
老太太看了看让出来的朝南坐的位子,也就说着:“既然你们敬我老,那我也就倚老卖老了。”
搓了一会儿麻将,瑜儿又给客人们续了茶水,还每给一个人续上茶水,总要轻声称呼她们一声,请她们喝水。续完茶水又安安静静地退到后面去了。
看见瑜儿这么懂规矩、有礼貌,蔡淑英就说道:“这些孩子可真乖,真懂事情,懂礼貌。”
“是蛮懂礼貌,蛮懂规矩的。都是蛮好的。”魏玉如也是这么夸赞着。
徐蕙馨朝坐在旁边,正说着话的玉儿、瑜儿和珏儿打量了一下,说道:“我看这些姑娘们哪儿像是个侍女丫环呀!一个个穿得都跟小姐似的,光光鲜鲜的,而且吃饭也是同桌的,不分主仆。”
老太太看见她们这么评价着自己家里的侍女丫环,一边理牌,一边接过话说道:“我在挑选她们的时候要求蛮高的。人的相貌要比较好一点,说话做事要诚实勤恳一点。一旦被我选中进来了,我也是很好对待她们的。她们都是父母生养的孩子,我也生养过孩子,我凭什么对她们不好呢?这叫将心比心。”
“对!是将心比心好。将心比心了,人跟人的感情就融洽了。”蔡淑英应声说道。
老太太出着牌,又说道:“我每个月按时给她们月例钱,每两个礼拜放她们一天假,有家的让她们回家去看看父母,陪着父母说说话。平时就住在这里,吃在这里,反正我们吃什么她们也吃什么,一视同仁,老少和气,不分上下的。一年四季还让他们像我们一样,每个人按季节做三次衣服,新年一次,春季一次,夏季再一次,让他们都穿得光光鲜鲜的,可不能丢了我的脸。”
徐蕙馨出着牌接话说道:“难怪他们一个个都是这么自由自在的。原来是您老太太这么平等待人。”
老太太出着牌,说道:“蕙馨姑娘,我们以前也是吃过苦的,知道做穷人的苦楚滋味,所以就总是不怎么地要求他们,只要他们把自己份内事情做好了也就好了。我是信佛的。这佛祖教导我们众生生而平等,众生共生和睦的道理,是我们信佛教的人做人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再说了,这人世间本来是不应该有什么贫富贵贱、尊卑高低之分的。我们还为什么非要遵循世俗的那些做法,把好端端的人分为三六九等呢?”
老太太的这番话说得蔡淑英连出牌也忘记了,别转了头,看着她,说道:“老太太,您可真是信佛还信出了一点名堂来了。做人也在信奉着佛教的原则。难怪您对什么人都是这么和善友爱的。”
老太太整理着自己的牌,说道:“你可不要夸奖我。我离佛祖的要求还远着呢!”
徐蕙馨瞪着漂亮的大眼睛,不时地朝老太太看一眼,出着牌,大惑不解地问道:“老太太,难道这佛教真的就这么好吗?既然这佛教是像你所说的和像你所做的这样好的话,那么为什么不是人人都去相信它呢?要是全世界每一个人,或者说我们全中国每一个人都相信了佛教的话,那么这世界上人和人之间的纷争不就少了吗?不早就是像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面所说的那种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了吗?”
听了徐蕙馨连珠炮似的提问,老太太双手合十,闭起眼睛,嘴里轻轻地念着“阿弥陀佛”,又慢慢睁开眼睛,看着年轻漂亮的徐蕙馨,轻声说道:“蕙馨姑娘,这世界上人和人之间的纷争,依我看来主要还是在于人的境界和气度。人的境界和气度不同,对待纷争也就不同了。依照佛祖的看法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有些凡人心底的欲望和烦恼等三毒在作怪。佛祖要求我们戒三毒。这三毒就是人生下来就存在于他们秉性中的贪欲、愤恨和无知。人心都是肉长的,又有了环境的熏陶,人也就有了欲望。有了欲望就会产生烦恼。这欲望和烦恼要是不能满足或者过了头,那么就会对他人产生嫉妒和怨恨。这嫉妒和怨恨要是得不到控制的话,那么他就什么事情都会做得出来了。”
徐蕙馨看着老太太一下子说出了这么一大套佛教的理论,就瞪着漂亮的眼睛,朝她看着。
魏玉如却问道:“老太太,照这么说来,一个人只要戒除了三毒,就可以跟人和睦相处了?”
老太太闭起了眼睛,念了一声“阿弥陀佛”,睁开眼睛,对魏玉如说道:“非也!按照佛祖的说法,一个人要想戒除与生俱来的三毒,那可是一辈子的事情。生活就像个万花筒,随时变幻出新的东西来,浸染着人们。这就使得生命存在一天,三毒也就存在一天。三毒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出来。戒三毒也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信佛,我想可能根源就在于此吧!信佛要抛弃个人欲念,太清苦。”
徐蕙馨瞪着眼睛看了看老太太,拿了一张牌,出了一张牌,又整理着自己的牌,看了看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