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贺财东心虚回故里(1 / 2)
第十四回,贺财东心虚回故里 寇学士辞官返故乡
贺新一之下痛打了道人之後,做心,道人的是有所忌,生怕,常做噩梦。
这天夜里,他梦见在阴曹地府,被小鬼扒掉衣服,拴上两个大拇指,吊在木桩上,两个小鬼手持钢鞭,向他左右开打,皮开肉绽。又被小鬼割断了舌头和手指,鲜血淋淋。惊醒时,吓了一身冷汗,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
起床后和妻子郭氏起此事。郭氏道:“让那道人说的我也心惊肉跳。”坐在母的小贺如花:“什么事这麽可怕呀?”郭氏道:“你去外边玩一会吧!”小贺如花道:“我不去!”她被娇的非常任性,很不。
郭氏道:“这事不可强信,也不可不信。想个法子避一避才好。”贺新道:“我也在想这事。咱们在这里得罪不少人......干爹也死了,撑腰的人没了......若不,离开这儿吧。”郭氏他去那里?贺新道:“从哪来的回哪去。”郭氏道:“回乡下......”贺新道:“让乡亲们刮目相看,我贺新虽不是衣锦还乡,却也腰缠万贯!咱也充个员外当当。看谁还敢小瞧我贺新!”
于是,贺新兑出了当铺,变卖了房产。一家人回到渔阳附近的故乡置地建房,成为十里八村儿内最殷实的财主。
吕椿早把寇俦仙视为政敌,时常寻衅找碴。高廷赞出征后,又把对高廷赞的记恨,转移到寇俦仙身上。肆无忌惮地对寇俦仙表示不满,竭尽贬低、排挤之能事。
寇俦仙在家闷坐。回忆起吕椿奏请皇上,让高廷赞出征的情景。知吕椿是假公济私,让高廷赞远离朝廷,又借刀杀人,希望高廷赞战死沙场,以除去他的心头之恨。
这一切,他心知肚明。不由得又联想到自己的前程,自己的仕途已到终点,不会再有所作为了。不知吕椿在皇上那里怎么进的谗言,近来神宗对他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使他产生了很大的思想负担,再也不愿与吕椿这样的小人为伍,受他支配了。若不早点离开,说不定把什么莫须有的罪名,扣在自己的头上......寇俦仙越想心情越沉重,决心辞官归田。
次日,他拿着以身体健康为由,写好的辞官本章进宫见驾。
在光明殿里,神宗挽留道:“卿数年侍朕,忠心耿耿,翰墨勤劳,朕实舍不得准卿离去。怎奈你身体有恙,又不忍固留。朕实为难......卿先回去,待朕思之。”
他把寇俦仙的辞官本章交给吕椿,说道:“这是寇俦仙的辞呈。朕实为难......卿意如何?”
吕椿暗自欢喜,说道:“臣见他自镇国王出征之后,情绪低落......既是身体所致,不如准其所奏。”
神宗道:“依卿所奏。准他暂归原籍休养,痊愈之后,待诏赴京。”这一待诏,寇俦仙至死也没见到,他成了被皇上遗忘的角落。他原本就是吕椿挤走的,怎能再召回使用!
寇俦仙对夫人讲了辞职的事。他夫人不解的道:“老爷放着好好的京官不做,为什么要递辞呈啊?岂不枉费了十年寒窗!”
寇俦仙道:“你哪里知道做官的难处,做清官更难。那吕椿心怀叵测,口蜜腹剑,居然当上了宰相。他是个心胸狭窄,虚伪奸诈,心狠手辣的img小人。他对高廷赞恨之入骨,却主动与其亲近。他千方百计地加害对方,却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使人看不出他的险恶用心。他用这种手段,骗得了皇上和同僚的信任。他明知高公假期未满,偏要荐他去出征,还荐他镇守边关。归期渺茫......唉!这不明明是假公济私,排斥异己,借剑伤人么!”
夫人道:“他为什么要和亲翁作对?”寇俦仙道:“还不是为了求亲之事!”夫人道:“原来是这样。”
寇俦仙道:“他若知道我们和高府结亲,不一定会搬弄什么是非。更荒唐的是,他当年入阁,竟是皇上抓阄定的。”夫人道:“竟有这事?”寇俦仙道:“我难道跟你说谎不成!我起草的东西,屡遭他无端指责......所以,不如远离这是非之地,还乡务农为好。我想你会赞同的,没和你商量,就把辞呈递上去了。”
夫人道:“这样也好。在原籍无争无斗的安度岁月,倒也逍遥。何时起身?”寇俦仙道:“收拾好,安排停当,就可动身。”
童年的寇云龙,抹着红嘴唇,擦胭抹粉的进来。寇俦仙见儿子的样子,不悦地问:“这是哪个给你抹的?”寇云龙道:“孩儿自己抹的。”夫人道:“他看二娘抹,觉得好看,自己也抹着玩。还真像小丫头了。”寇俦仙道:“以后不要再抹了!”让夫人带着儿子去洗脸。
寇俦仙的妾槐氏,自幼丧母,和父亲沿街卖唱度日。
一天,他父女正在街上卖唱,被贺新的打手独眼龙看见,见槐氏有几分姿色,便要占为己有。扒开围观的人,问槐氏父亲,把他女儿带走要多少身价?老人说卖唱不卖人。独眼龙急了,说道:“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不答应,以后就别想在街上卖唱!”说着气冲冲的找来几个哥们,把围观的人赶走。槐氏啼哭,父女向独眼龙跪下,老人哀求道:“求爷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