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忠魂绕白云(…(1 / 2)
陈绍增言及此处,伏首文荆川之情,再不遮遮掩掩。陈绍增续道:“孩子,临行时,我有两件事嘱你。”伊愿道:“弟子恭聆。”陈绍增道:“其一:不弃功于寸阴。其二:功成身退,仿李卫公。你可懂了?”伊愿道:“多谢师叔教诲,弟子遵命。”陈绍增欣慰道:“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啊,愿儿,我走了。你切记我适才嘱你两条啊。”伊愿泣道:“师叔,弟子记住了。”陈绍增哈哈一笑,背负双手,如诗仙太白,飘然而去。果然笑傲于天地,畅游于山水,随清风飞驰,驾明月翱翔。昔日谈笑间,曾以胸中百万雄兵,征服四野八荒;往后纵歌里,醉中所遗丹青墨宝,倾倒画坛巨擘。是宗师也,仁者也,仙人也。
陈绍增走后,伊愿痴痴立于房中,神魂已去,呆如木鸡。祝诗竹进到房中,见伊愿失魂落魄,大为不满,叫道:“愿哥哥,大家都在等你议事,你发什么呆啊?”伊愿被祝诗竹尖声吵醒,责道:“我又不是聋子,至于用这么大声吼我吗?”祝诗竹凶道:“失魂鬼,若不高声叫你,定叫黑白无常拉到奈河桥,饮了孟婆汤,忘记归来了。”伊愿不满道:“这丫头真是,怎么说话的?”祝诗竹拖住伊愿右手,又撒娇道:“愿哥哥,陈师叔适才是不是叫你和我早日成亲啊?”伊愿道:“师叔叫我休了你这刁蛮女子。”祝诗竹大怒,骂道:“这老夫子,下次让我瞧见,非拔光他胡须不可。”
二人说说闹闹,来到厅中,张濯等早等候在彼。一见伊愿,笑道:“伊兄弟,有一位大人,想和你一起去探望胡大人。”伊愿道:“哪位大人啊?”一人在院中回道:“大理寺卿杨新正是也。”杨新正文章满天下,素有贤名,乃当朝文胆,伊愿早有耳闻,大喜道:“杨大人,晚生有礼了。”杨新正还礼道:“伊兄弟,好兄弟,哥哥早想见你一面了,不想今日得偿。”二人互执双手,哈哈大笑,回到座中品茗畅谈。众人商议了一个时辰,计议已定,由杨新正和伊愿前去诏狱,探视胡莫言,张濯和靳卫风等,和何宗兰加紧联系,催其取得施明宗和李愚桥交往的书信证据。
却说杨伊二人,携了好酒好菜,又备了给狱卒的银礼,骑马来到北镇抚司诏狱。齐重成投靠方青狮后,由张凤仪兄长张策接任锦衣卫指挥使,张策乃厚道人,对胡莫言多有关照,每日里好酒好菜,不敢亏待。张策和伊愿原是熟人,当下也不为难,让狱卒打开牢门,让三人相见。伊愿来到牢房,毕恭毕敬,先向胡莫言拜了三拜,口中道:“胡大人,兄生伊愿,代东南苍生,谢您高恩大德。”胡莫言扶起伊愿,哈哈大笑道:“伊兄弟,好兄弟,带好酒来了没有?”伊愿捧出三坛美酒,说道:“胡大人,兄弟不但带了好酒,还带来了知音。”胡莫言一见杨新正,喜形于色,笑道:“杨大人,多谢你来看望愚兄。”
杨新正闻言,泪流满面,长跪于地,泣道:“胡大人,胡大人啦……”胡莫言哈哈大笑,说道:“杨大人,你婆婆妈妈,比不得我这伊兄弟豪爽,他知我平生好酒,特以美酒相酬,你一来,便哭哭啼啼,坏了我们兴致,罚酒三杯。”杨新正起身道:“大人,莫说三杯,三十杯,我也干了。”当下接过伊愿递来酒杯,面不改色,连饮三杯。胡莫言道:“伊兄弟,东南拜托了。”伊愿道:“胡大人,委屈您了。”胡莫言豪气干云,说道:“能和众位兄弟一道,抗倭平虏,谈笑沙场,为百姓谋得福祉,又功在社稷,立下千秋伟业,胡某无憾矣,无憾矣。”
伊愿闻言,潸然泪下。胡莫言慨然道:“兄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愚兄这死,死得其所。”杨新正泣道:“胡大人,晚生有一诗作,望胡大人斧正。”胡莫言接过一看,是杨新正为将自己比拟成松柏的七言,当下吟诵三遍,泪如雨下,说道:“全诗甚好,我也有一诗相赠杨大人。”杨新正接过一看,不禁朗读出来:“……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这一句写得好,写得妙啊,大好大妙啊。”语锋一转道:“胡大人,若有任何事情,须晚生和伊兄弟效劳,我等必会穷其一生,万死不辞,铁定完成您的遗愿。”胡莫言叹道:“家里,拜托二位了。”伊愿道:“大人放心,兄弟一日不死,您家人一日不愁衣食。”胡莫言道:“多谢伊兄弟,杨大人,我还有一事相托。”
杨新正哽咽道:“大人请讲。”胡莫言道:“三十年内,请杨大人为我上诉伸冤。”杨新正毅然道:“胡大人,杨某粉身碎骨,也会上奏朝庭,若然不就,此后子孙前仆后继,定为大人鸣冤上诉,”胡莫言谢道:“多谢杨大人,胡莫再无憾矣。伊兄弟,我这里有书信两封,一封是写给你的,一封是留给家人的,请你日后将家信送到我家人手中。”伊愿接过书信,慎重放入怀中。道:“大人毋须担心,兄弟一定送到。”胡莫言交待已毕,三人吃菜饮酒,欢声笑语,畅所欲言,高山流水也。
胡莫言酒至半酣,说道:“伊兄弟,往日见你驰骋沙场,手中宝剑青光一片,杀得倭贼鬼哭狼嚎,狼奔豕突,如入无人之境,煞是英雄了得,愚兄神往不已。早想借你宝剑一观,往日无暇,今日天赐机缘,再不能错过了。”伊愿摘下青虹剑,递给胡莫言。胡莫言抽出青虹剑,但